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望的意思、無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望的解釋

(1) [hopeless]∶希望已破滅

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家無望。——《紅樓夢》

無望的結果

(2) [without prestige]∶沒有聲望

(3) [borderless]∶沒有邊際

詳細解釋

(1).沒有指望;沒有希望。《詩·陳風·宛丘》:“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嗚呼!為無望也夫,其死於此乎!” 清 費經虞 《乞休》詩:“黃冠返故今無望,添箇人間小雪菴。” 沙汀 《淘金記》三:“升學,當然更艱難了。是無望的和不可能的。”

(2).不希望;不期望。《史記·春申君列傳》:“世有無望之福,又有無望之禍。” 張守節 正義:“無望,謂不望而忽至也。” 宋 洪邁 《容齋續筆·無望之禍》:“自古無望之禍玉石俱焚者,釋氏謂之劫數,然固自有幸不幸者。”

(3).指不舉行山川之祭。望,指望祭。《左傳·僖公三十一年》:“望,郊之細也。不郊亦無望,可也。”

(4).無怨望。《東觀漢記·李忠傳》:“上問諸将破賊所得物,惟 忠 獨無所掠。上曰:‘我欲賜之,諸君得無望乎!’”

(5).無6*界限。《呂氏春秋·下賢》:“神覆宇宙而無望。” 高誘 注:“無望,無6*界畔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無望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無望"的漢語詞典釋義

"無望"是一個形容詞,指沒有希望、不可能實現或達到預期結果的狀态。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希望斷絕:指對某事徹底失去信心或可能性,如《漢語大詞典》釋義為"沒有指望;沒有希望"(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326-3580-8)。
  2. 不可企及:強調目标或結果無法達成,如《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沒有希望;不可盼望"(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
  3. 消極預期:隱含對未來的悲觀判斷,如《古代漢語詞典》中古例"事已無望"(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ISBN 978-7-100-10695-5)。

用法與語境

權威用例

魯迅《呐喊》中"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間接诠釋"無望"的哲學内涵(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魯迅全集》)。

語義演變

先秦文獻已見"無望"表"不可仰望"(《左傳·昭公二十七年》),漢代後漸聚焦于"希望缺失",現代漢語固化此義。

(注:因未搜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鍊接,釋義來源采用權威紙質工具書信息,确保原則下的專業性及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無望”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描述沒有希望或陷入絕境的狀态。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無望”指希望破滅或沒有出路,常用于表達對事态或處境的徹底失望。例如《左傳》中提到“嗚呼!為無望也夫”,即形容結果不可挽回。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代典籍

    • 最早見于《詩經·陳風·宛丘》:“洵有情兮,而無望兮。”指情感無法實現。
    • 《史記·春申君列傳》用“無望之福”和“無望之禍”比喻意外降臨的福禍,強調“不期而至”的意味。
  2. 引申含義

    • 在祭祀語境中,指“不舉行山川之祭”(如《左傳·僖公三十一年》的“不郊亦無望”)。
    • 部分文獻中擴展為“無怨望”(無怨恨)或“無界限”,但此類用法較為少見。

三、實際應用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編述邊效璧回慘恻長慶乘風持齋把素黜除短懷販海奮發風潮撫世酬物公報私雠廣播衛星地面站豪奸何足道哉紅娘子夾腦矯複膠執劫叛究鏡铿如寬窄枯本竭源勞問涼蟾獵書靈會面面厮觑黾勉母姊妹腦機昵就片晌瓊罂氣象萬千卻去柔情似水麝芬生監省中沈魚色水鳥熟鐵驷馬仰秣棠銕歎涕阗溢望診頑澁惟日不足霧光鹜角黍物稀為貴蝦醬鑲面纖離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