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和樂。 唐 駱賓王 《與博昌父老書》:“今西成有歲,東戶無為。野老清談,怡然自得。田家濁酒,樂以忘憂。故可洽賞當年,相歡卒歲。”
“洽賞”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共同欣賞或評價事物,并達成一緻意見,常用于描述和諧、愉快的互動場景,如藝術鑒賞或觀點交流。
唐代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中記載:“今西成有歲……故可洽賞當年,相歡卒歲。”此處“洽賞”描述鄉野間和樂融洽的氛圍,表達人們共同享受生活、和睦相處的意境。
多用于文雅語境,例如:
部分資料将其英文釋義為“harmonious appreciation”,強調和諧統一的欣賞過程。
洽賞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欣賞與品味事物。它由“洽”和“賞”兩個字組成。
洽字的部首是水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9。
賞字的部首是貝字旁,它的總筆畫數是12。
洽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是由古代文字的進化發展演變而來。在古代,洽常被用來指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品味和賞析。
洽字的繁體字形為「洽」。
在古代,洽字的寫法有時會有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洽字的寫法為「洽」。
1. 我們一起洽賞這座美麗的藝術展覽。
2. 他洽賞了許多古董骨董。
3. 年輕人應該學會洽賞自然的美。
洽談、洽商、洽購、洽誼、洽詢。
欣賞、品味、賞鑒。
唾棄、輕視、鄙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