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指的意思、倒指的詳細解釋
倒指的解釋
謂屈指計算。 宋 劉過 《送王柬卿歸天台》詩:“枚數人材難倒指,有如公者又東歸。” 宋 葛長庚 《水調歌頭》詞:“倒指兩三載,行過百來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倒指試期,幾一月矣,三兩日定行。”
詞語分解
- 倒的解釋 倒 ǎ 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牆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 正順 倒 à 位置上下前後翻轉: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轉或
- 指的解釋 指 ǐ 手伸出的支體(腳趾亦作“腳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紋。指印。屈指可數。 量詞,一個手指的寬度:下了三指雨。 (手指或物體尖端)對着,向着:指着。指畫。指南針。指手畫腳。 點明,告
網絡擴展解釋
“倒指”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屈指計算,常用于表示通過彎折手指來推算時間或數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指彎屈手指逐個數算,多用于計算時間或列舉事物。例如宋詞中“倒指兩三載”即表示計算過去的兩三年。
- 構詞分析:由“倒”(此處讀作dǎo,表動作方向變化)和“指”(手指)組成,字面意為“反向彎曲手指”,引申為逐個數算。
2.文獻用例
- 宋代詩詞:
- 劉過《送王柬卿歸天台》:“枚數人材難倒指,有如公者又東歸。”
- 葛長庚《水調歌頭》:“倒指兩三載,行過百來州。”
- 元代戲曲:
- 《董西廂·卷六》:“倒指試期,幾一月矣,三兩日定行。”
3.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表達,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可能作為典故出現。
4.近義與關聯
- 近義詞:屈指、掐算。
- 關聯表達:如“倒計時”中的“倒”亦含反向推算之意,但語義側重不同。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漢典或宋代詩詞集等古籍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倒指"這個詞的意思是倒退、逆轉。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它們分别表示竹子和手。根據筆畫,"倒指"共有13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可能會有所不同。在繁體中文中,"倒指"的寫法和簡體中文相同。
一些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是"倒指"這個詞的寫法卻一直保持不變,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倒指"的例句:
1. 他的做法完全倒指了傳統觀念。
2. 不要倒指自己的承諾,要記得言行一緻。
除了"倒指"之外,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彙,例如"逆轉"和"颠倒",它們都可以用來表示倒退、逆轉的意思。
反義詞則是表示與"倒指"相反的意思,例如"正常"、"順序"等。
希望上述回答能夠符合你的要求,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