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巧節的意思、巧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巧節的解釋

“乞巧節”的簡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别集·陳宜中父》:“ 陳 後以文昌出守 七閩 ,遇巧節,諸吏各有所獻。”參見“ 乞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巧節”是“乞巧節”的簡稱,指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周密的《癸辛雜識别集·陳宜中父》,記載官員在“巧節”接受下屬獻禮的情景。古代“乞巧”指女性通過穿針、祭拜織女等活動祈求心靈手巧,因此七夕被稱為“巧節”。

  2. 時間與習俗
    七夕節對應農曆七月初七,主要習俗包括:

    • 穿針乞巧:女子比賽用彩線穿針,象征獲得織女的手藝;
    • 拜織女:少女設香案祈求姻緣美滿;
    • 供奉“巧果”:制作花樣面點表達美好願景。
  3. 文學關聯
    宋代詩詞中常以“巧節”代指七夕,例如《西江月·巧節已成昨夢》描寫節日氛圍。部分文獻将其他節日(如端午節)與“巧節”混淆,屬于表述錯誤。

擴展說明:現代七夕被賦予“中國情人節”的含義,但傳統核心仍是乞巧祈福,體現了古代對女性技藝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巧節的意思

巧節是一個成語,意為善于把握時機,靈活運用策略以取得成功。它源于古代軍事戰術,後來引申為其他領域的技巧和智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巧節的部首是「攴」,它表示「擊打」的意思。它的筆畫數是5畫。

來源

巧節最早出現在《論語·子路》篇中,其中孔子對子路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說巧妙的言辭和迷人的外表雖然打動人,但并不代表真正的仁慈。

繁體

巧節的繁體字是「巧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巧節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一個常見的寫法是「巧節」,使用的是現代字體。另一種古代寫法是「巧」,其中「」為「舌」的古體字。

例句

1. 他在商界有着靈活的巧節,經常能夠抓住機會獲得成功。

2. 她運用巧節,順利解決了這個難題。

組詞

巧妙、巧思、巧手、巧取、巧合

近義詞

智慧、策略、技巧、手法

反義詞

笨拙、愚笨、無謀、無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