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誕的意思、麤誕的詳細解釋
麤誕的解釋
粗鄙放誕。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十八:“庸言戒麤誕,時行必安詳。”
詞語分解
- 麤的解釋 麤 ū 同“粗”。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誕的解釋 誕 (誕) à 大:誕命。 欺詐,虛妄:怪誕。誕妄。 生育,人出生:誕生。誕辰(生日)。 生日:壽誕。華誕。聖誕節。 放蕩:放誕。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麤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需從單字拆解并結合語境理解:
1. 麤(cū)
即“粗”的異體字,本義指事物表面毛糙、不精細,引申為:
- 粗野、粗鄙(如《禮記》中“麤厲、猛起”形容粗魯)
- 粗略、大略(如《史記》中“麤陳其大指”)
2. 誕(dàn)
核心含義為虛妄不實,具體有三層引申():
- 本義:說大話(《說文解字》:“誕,詞誕也”)
- 引申:虛妄荒唐(如《國語》注“誕,虛也”)
- 再引申:行為放縱(如“荒誕不經”)
3. 麤誕
組合後特指粗俗荒誕的言行,常見于古文獻中對虛妄粗鄙之人的批判。例如《宋書·顔延之傳》中“麤誕之弊”即批評某些文人虛誇粗俗的文風。
注:該詞屬古漢語冷僻用法,現代漢語多用“粗鄙荒誕”等表述。若需具體文獻用例,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誕的意思是粗俗可笑或滑稽荒謬。它包含兩個部首,左邊是鹿部,右邊是冬部;它一共有12個筆畫,屬于較複雜的字。《麤誕》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史記·太史公自序》。在繁體字中,麤誕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一些區别,但麤誕的基本形狀和結構并沒有太大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笑話讓我們覺得十分麤誕。”關于組詞,我們可以用麤誕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滑稽可笑;而與麤誕近義的詞有滑稽、荒謬等;反義詞則包括嚴肅、莊重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