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誅的意思、愆誅的詳細解釋
愆誅的解釋
猶懲罰。 唐 王維 《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誓不負於明主,非畏四知。用釋愆誅,敢求課最。”
詞語分解
- 愆的解釋 愆 ā 罪過,過失:愆忒。愆尤。罪愆。 耽誤:愆期。愆滞。 過:愆伏(天氣冷暖失調,多指大旱或酷暑,有變化無常的意思)。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誅的解釋 誅 (誅) ū 把罪人殺死:害民者誅。誅滅。誅鋤。誅戮。伏誅。 責罰:誅意(不問罪行,隻根據其用心訛定罪狀)。口誅筆伐。 責求:誅求無已(一味索取,沒有止境)。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愆誅”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愆誅”由“愆”(qiān)和“誅”(zhū)組成:
- 愆:指過失、錯誤,也可引申為耽誤(如“愆期”)。
- 誅:本義為嚴厲懲罰或殺戮,後也指譴責(如“口誅筆伐”)。
合起來表示因過失或錯誤而受到嚴厲懲罰,或遭受不應有的責罰。
使用場景
- 批評或法律語境:常用于描述因過錯被嚴懲,如“用釋愆誅”(通過懲罰來消除過失)。
- 文學或曆史文獻:如唐代王維《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中“用釋愆誅,敢求課最”,意為通過懲罰糾正錯誤,追求政績。
相關擴展
- 近義表達:繩愆糾缪(糾正錯誤)、禁暴誅亂(平定暴亂)。
- 反義對比:與“寬宥”“赦免”等寬容類詞彙相對。
“愆誅”強調過錯與懲罰的因果關系,多用于嚴肅場合,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程度(如實際處罰或象征性追責)。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愆誅
愆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犯錯被處死。它由“愆”和“誅”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愆的部首是心,拼音為qian,總筆畫數為10;誅的部首是讠,拼音為zhu,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愆誅一詞最早出自《爾雅·釋诂》這部古代字典。在古代,當一個人犯下重罪時,通常會被************,因此,愆誅就成了形容犯錯被處死的說法。
繁體
愆誅在繁體中的寫法是「愆誅」。
古時候漢字寫法
愆誅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他因為愆誅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 愆誅是古代對于犯下嚴重罪行的最終懲罰。
組詞
犯愆、拆誅、罪愆。
近義詞
罪戾、殺身之禍。
反義詞
善良、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