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德的意思、懷德的詳細解釋
懷德的解釋
[bear kindness] 懷念恩德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裡仁》
詳細解釋
(1).感念恩德。《書·洛诰》:“王伻 殷 乃承叙萬年,其永觀朕子懷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及 周 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慕義懷德。”《北史·賀拔勝傳》:“ 勝 自是以後,每執弓矢,見鳥獸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懷德之意。”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他們對于丞相特别是畏威懷德。”
(2).懷有德行。《詩·大雅·闆》:“懷德惟寧,宗子維城。” 高亨 注:“懷德,有德。”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諸大夫懷德抱術,各守一分以保社稷,孤何憂焉。” 唐 韓愈 《袁氏先廟碑》:“至司徒 安 ,懷德於身, 袁氏 遂大顯。” 明 劉基 《樵漁子對》:“是故懷德之士,莫不龍躍九淵,鳳翥高雲。”
詞語分解
- 懷的解釋 懷 (懷) á 思念,想念:懷念。懷舊。懷鄉。懷古。緬懷。 包藏:懷胎。心懷鬼胎。胸懷壯志。懷瑾握瑜。懷才不遇。 胸前:懷抱。抱在懷裡。 心中意:心懷。胸懷。正中(恘 )下懷。耿耿于懷。 安撫:懷柔。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專業解析
“懷德”一詞在漢語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含義:
-
心懷仁德;内心保有高尚的道德
- 這是最根本的含義。“懷”指内心存有、懷抱,“德”指道德、仁德。指人内心具備并堅守美好的品德。
-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均将此列為首要義項。
- 例證:《論語·裡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意為君子心中常存道德,小人心中常想着鄉土(利益)。《國語·周語上》:“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猶恐其有墜失也,故誨之以忠,聳之以行,教之以務,使之以和,臨之以敬,莅之以強,斷之以剛。猶求聖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長,慈惠之師,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禍亂。民知君之愛己如父母之愛子也,雖勞不怨,雖死不恨。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這裡“懷德”指百姓感念君王的恩德。
-
感念恩德;歸向有德者
- 由第一義引申而來,指因受到恩惠或感化而内心感激、歸附有德行的人或政權。
- 來源:《漢語大詞典》、《辭源》均收錄此義項。
- 例證:《孟子·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裡,文王以百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雖然未直接出現“懷德”,但“中心悅而誠服”即體現了“懷德”的效果。《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争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洛陽)。留侯張良力主入都關中,“于是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 後世常言“關中百姓懷德”,指百姓感念漢高祖定都帶來的安定。
-
施恩德于人
- 這是一個相對少用但存在的古義,指将恩德給予他人。
- 來源:《漢語大詞典》收錄此義項。
- 例證:《國語·周語中》:“王其不可以不懷德于諸侯。” 韋昭注:“懷,猶歸也。” 此處指周王應當對諸侯施以恩德,使其歸附。
“懷德”的核心在于“德”。它既可以指人内在的道德修養(心懷仁德),也可以指對外在恩惠的感念(感念恩德),甚至引申為主動施予恩惠(施恩德)。其中,“心懷仁德”是最基礎、最常用的含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人道德修養的高度重視;“感念恩德”則強調了道德在維系社會關系(如君臣、君民)中的重要作用。
補充說明:
- “懷德”常與“畏威”并用(如《國語》例),形成“懷德畏威”的固定表達,意指既感念恩德又畏懼威嚴,是古代統治者理想的治理效果。
- 地名“懷德”(如吉林省懷德縣/公主嶺市舊稱)也源于此詞,取其“感懷恩德”或“施行德政”之意。
網絡擴展解釋
“懷德”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懷德”由“懷”(心懷、持守)和“德”(道德、恩德)組成,包含雙重含義:
- 感念恩德:如《論語·裡仁》中“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指君子銘記道德準則;
- 持守德行:強調将仁、義、禮、智、信等美德融入生活,如《吳越春秋》提及“懷德抱術”。
二、儒家倫理内涵
在孔子思想中,“懷德”體現為君子與小人的價值分野:
- 君子以德行為根本追求(“懷德”),敬畏規則(“懷刑”);
- 小人執着物質利益(“懷土”)和私利(“懷惠”)。
三、使用場景
- 道德教育:用于強調品德修養的重要性;
- 曆史評價:如《史記》描述四夷“慕義懷德”,表達對高尚行為的贊美;
- 現代啟示:仍可作為個人修養和社會治理的參考準則。
四、延伸應用
該詞也常用于人名,寓意“心懷大志、厚德載物”。
經典出處
《論語·裡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别人正在浏覽...
闇劣坌冗遍達遍滿長淮鬯浃廛廓持平之論燈人地俗東門眼東織餓虎擒羊風珂諷誦風癱佛事腹疾輻射改步改玉關支官治寒餓好官赫赫之光烘烘鴻藻郇公廚懽侍讙朱國魂意活達火速兼包膠車積志蘭州大學老調重彈連緝陵阪離懈亂嘈嘈鑢錘縷綦沒見食面南菁書院迫劃凄洏折風束蘊乞火嗽口泰山府君天兄绾納誣說無誤閑暢铦利諧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