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落葉闊葉林的意思、落葉闊葉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落葉闊葉林的解釋

由落葉闊葉樹種組成的森林。春季萌芽時長出葉子,降霜葉子變色脫落。一般能適應寒冷和幹旱的氣候條件。如楊樹林、麻栎林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落葉闊葉林是溫帶地區典型的森林類型,由冬季落葉的闊葉樹種組成,因其季節性的葉片變化特征,又稱“夏綠林”。以下是綜合權威資料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落葉闊葉林以喬木層冬季落葉為顯著特點。春季萌芽長葉,夏季形成茂密樹冠,秋季降溫後葉片變色脫落,以此適應寒冷和幹旱的氣候條件。常見樹種包括楊樹、麻栎、桦樹等。

二、分布與氣候

  1. 地理分布: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及暖溫帶地區,如我國東北、華北、華中,以及西歐、北美等地。
  2. 氣候條件:要求4-6個月溫暖濕潤的生長季(最熱月均溫13-23℃)和3-4個月非嚴寒冬季(最冷月均溫-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三、生态特征

  1. 植物組成:
    • 喬木層:以栎屬、槭屬、榆屬等為主,形成高大林冠層。
    • 林下植被:灌木(如胡枝子、繡線菊)和草本植物豐富,季相變化明顯。
  2. 適應機制:冬季落葉減少水分蒸騰,休眠芽過冬;林下植物依賴動物傳粉,藤本和附生植物較少。

四、主要類型

根據生境和優勢種差異,我國落葉闊葉林分為三類:

  1. 典型落葉闊葉林:如麻栎林、山楊林。
  2. 山地楊桦林:多見于山區,以楊樹、桦樹為主。
  3. 河岸落葉闊葉林:分布于河流沿岸,適應濕潤環境。

五、生态意義

此類森林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常作為水源涵養林或城市綠化樹種,且在建築、家具等領域有重要經濟價值。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具體樹種案例,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的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落葉闊葉林

詞義

《落葉闊葉林》是指在溫帶氣候中,植被特點是樹木的葉子在秋季會全部脫落,并且葉子寬大。這種林的樹種通常包括楊樹、榆樹、楓樹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落葉闊葉林》的部首分别是艸字底邊和木字旁,共計12畫。

來源

《落葉闊葉林》一詞源自中國的環境科學領域,通常用于描述某些地區的植被類型。

繁體

《落葉闊葉林》的繁體字為「落葉闊葉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落葉闊葉林》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文字的演變和發展。然而,由于沒有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記錄,我們無法準确地确定其古時候的寫法。

例句

1. 這片森林是一片茂密的落葉闊葉林,秋天到了便會迎來一幅火紅的景象。

2. 落葉闊葉林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天堂,它們在這裡尋找食物和栖息地。

組詞

1. 闊葉林

2. 落葉林

3. 闊葉樹

4. 落葉植物

近義詞

1. 喬木林

2. 針葉林

反義詞

1. 針葉林

2. 常綠闊葉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