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困苦饑荒。《後漢書·王望傳》:“是時州郡災旱,百姓窮荒。”
(2).絕塞;邊荒之地。 唐 岑參 《與獨孤漸道别長句兼呈嚴八侍禦》:“窮荒絶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三折:“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 鹹陽 。” 清 納蘭性德 《挽劉富川》詩:“窮荒苦焚掠,野哭聲啾啾。”
“窮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困苦饑荒
指因自然災害或社會動蕩導緻的極度貧困、饑荒狀态。例如《後漢書·王望傳》中提到“百姓窮荒”,描述了百姓因災旱陷入困苦的情景。
偏遠荒涼之地
多指邊疆、沙漠等荒無人煙的地區。如唐代岑參的詩句“窮荒絕漠鳥不飛”,元代馬緻遠《漢宮秋》中“部從入窮荒”,均用此意形容邊塞的荒涼。
窮荒是一個常用的詞,意思是極端貧困和荒涼的情況。它可以拆分為“窮”和“荒”兩個部分,其中“窮”是指貧困、困苦的狀态,而“荒”則指缺乏生機、荒涼無人的場景。
窮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社會經濟發展不充分,人們缺乏資源和財富,生活水平較低,因此常常出現窮荒的情況。
窮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窮荒」。
古時候,窮荒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整體意義都與現代相近。它們可能以不同的字體、筆畫順序和結構來表達,但核心含義始終是指極端貧困和荒涼。
例句:
1. 這片土地長期遭受戰亂,陷入了窮荒之中。
2. 許多農村地區仍然存在着窮荒現象,需要政府的關注與援助。
組詞:rich 同義:貧苦 反義:富裕
雖然窮荒的詞彙并不常見,但它卻是一個準确而生動地描述貧困和荒涼情況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