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制未攙水的醋,味極酸。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常言道頭醋不酸,二醋不燄,喒還待他個甚的?”《水浒傳》第五一回:“‘頭醋不釅徹底薄’,官人坐當其位,可出箇标首。”《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 大獃 的兒子媳婦一天要駡三場,家人、婆娘兩天要打八頓。這些人都恨如頭醋。”
“頭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初次過濾未摻水的醋,酸味極重。這一解釋在《儒林外史》《水浒傳》等古典文獻中均有體現,例如《儒林外史》提到“恨如頭醋”,即形容怨恨達到極點。
比喻極端狀态
因頭醋酸味濃烈,常被用來形容事物的“極緻”或“頂點”。如《氣英布》中“頭醋不酸,二醋不燄”,暗喻事情開端若未達預期,後續更難成功。
特殊語境下的成語用法
部分資料提到“頭醋”可比喻“團隊中的主導者”(如、7),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特定方言中的比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儒林外史》等原始文獻。
《頭醋》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脾氣或态度非常刻薄、剛愎自用、專橫跋扈。
《頭醋》的拆分可以按照部首進行分解。其中,“頭”字的部首是“亠”,“醋”字的部首是“酉”。
根據部首的劃分,我們可以得出《頭醋》的筆畫分别為:頭(5畫)+ 醋(13畫)。
《頭醋》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賣夢》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賣夢人在夢中以瞧不起别人的态度對待客人,被稱作“頭醋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自以為是、盛氣淩人的人。
《頭醋》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代寫法中《頭醋》的“醋”字有一種古文寫法,即“醯”。此寫法在古代常用于表示像醋一樣的酸味。
1. 他對屬下非常刻薄,時常擺出《頭醋》的架子。
2. 在工作中,不要擺出《頭醋》的态度,要心平氣和與人相處。
1. 擺出頭醋
2. 頭醋人
3. 喜歡頭醋
1. 方寸之間
2. 自以為是
和藹可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