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标兒的意思、草标兒的詳細解釋
草标兒的解釋
[grass stick on goods for sale;wisp of straw marking articles for sale] 舊時物件出賣時插于其上的草稈
當日将了寶刀插了草标兒上市去賣。——《水浒傳》
詞語分解
- 草的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網絡擴展解釋
“草标兒”是舊時中國民間用于标記物品待售的傳統标識,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插在貨物上的草稈或草棍,作為出售的标志。常見于古代集市,尤其在較大件或二手物品(如農具、牲畜)上使用。
二、詞源與結構
- 拼音:cǎo biāo ér(注音:ㄘㄠˇ ㄅㄧㄠ ㄦˊ)
- 構詞:由“草”(植物)、“标”(标記)、“兒”(名詞後綴)組成,屬偏正結構。
三、曆史背景
- 功能:替代文字标籤,方便不識字人群快速識别待售品。
- 文學例證:
- 《水浒傳》第十二回描寫楊志賣刀時“插了草标兒”。
- 《儒林外史》第三回範進賣雞也使用草标。
四、現代應用
隨着商業标識規範化,草标兒已退出日常使用,但作為文化符號仍出現在民俗研究及曆史題材作品中。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證,可參考、6、9的《水浒傳》《儒林外史》具體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标兒》的意思指的是一種草草寫成的标記或标志。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它的構成由“艹”部和“标”部組成,同時有3畫。這個詞來源于民間口語,常見于北方方言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仍然是“草标兒”,沒有變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目前無法具體确定。下面是一個例句:“他草标兒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與《草标兒》有關的詞語包括:草草、标記、标志、簡略。與之相反的詞有:認真、細心、詳細。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