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鋪模 ”。用計。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白甚鋪謀退羣賊,到今日方知是枉。” 元 無名氏 《千裡獨行》第三折:“則他那餞行的意雖好,鋪謀的智難逃。”《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怎見一僧人,犯濫鋪模受典刑。”
(2).猶言布置安排。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一折:“我出門來觀覷,他能疊落,快鋪謀。” 顧學颉 王學奇 《元曲釋詞》:“上舉之例,鋪謀,即布置之意。”
“鋪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用計、籌劃
指通過策略或計謀解決問題,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例如《董西廂》提到“白甚鋪謀退群賊”,《金瓶梅》中描述“與虔婆鋪謀定計”,均強調運用智謀應對事件。
布置安排
側重于對事務的規劃與安排,如元代雜劇《千裡獨行》中“鋪謀的智難逃”,體現對局面的掌控和部署。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策略性或組織性含義。
《鋪謀》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布置謀略或計劃策劃。意思比較廣泛,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制定的各種計謀和謀略。
《鋪謀》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钅”和“言”。它的總筆畫數是17。
《鋪謀》一詞最早見于《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莫等也,末盈若谷,最弱,最靖。” 這裡的“末盈若谷”就是指事情未發生而殺機暗藏。後來逐漸演化成了表示布置謀略、制定計劃的意思。
《鋪謀》的繁體字是「鋪謀」。
在古時候,漢字寫作「鋪謀」或「鋪謨」。
1. 他巧妙地鋪謀了一場引人入勝的謎題。
2. 企業家需要鋪謀好未來的發展計劃。
1. 鋪謀布局
2. 鋪謀策劃
3.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諺語)
1. 策劃
2. 謀略
3. 計謀
1. 推翻
2. 瓦解
3. 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