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凡軀的意思、凡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凡軀的解釋

凡人的軀體,軀殼。 金 侯善淵 《沁園春》詞:“悮參鸞駕鳳,霓環珮響,天真謫降,久匿凡軀。” 金 王吉昌 《江梅引·神邪歸正》詞:“蛻凡軀。入虛無。恢廓圓明,性月一輪孤。” 金 長筌子 《二郎神》詞:“待行滿丹成歸去日,把四假凡軀脫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凡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fán qū,其核心含義指凡人的軀體或軀殼,常用于強調人類肉身的平凡性與局限性,與超脫凡塵的精神或神聖存在形成對比。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多見于金代道教文獻,用于表達凡人肉身的局限性,例如:

  1. 侯善淵《沁園春》:“天真谪降,久匿凡軀。”
    ——指仙人貶谪人間後,暫居凡人軀體。
  2. 王吉昌《江梅引·神邪歸正》:“蛻凡軀,入虛無。”
    ——描述通過修行蛻去凡體,進入虛無境界。
  3. 長筌子《二郎神》:“待行滿丹成歸去日,把四假凡軀脫下。”
    ——借道教内丹術語,表達脫離肉身束縛的追求。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創作:常用于古典詩詞、小說中,突顯角色的世俗身份或肉身的局限性。
  2. 宗教哲學:道教、佛教文獻中,用于對比“凡軀”與“法身”“仙體”等概念,強調修行的重要性。
  3. 現代語境:可比喻人的物質性或世俗性,如“突破凡軀的桎梏”。

四、總結

“凡軀”一詞承載着對人性與超越性的思考,既可用于具體描述肉體,也可象征世俗束縛。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本,現代語境中則需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凡軀(fán qū)一詞的意思是指一般的人的身體。它由“凡”和“軀”兩個字組成,其中“凡”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2,而“軀”的部首是月,筆畫數為13。 “凡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簡化的漢字書寫,字形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相較于繁體字,古代的漢字書寫更為複雜。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注重鍛煉,保持健康的同時也塑造了強壯的凡軀。 一些以“凡軀”為詞根的組詞包括凡人、凡塵、凡俗等。這些詞與“凡軀”有關,表達了人類普通的身體或世俗的存在。 凡軀的近義詞可以是肉體、軀體,而其反義詞可以是靈魂、精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