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黠驁 ”。狡黠桀骜。 明 範濂 《雲間據目抄·記風俗》:“吾 松 素稱奢淫黠傲之俗,已無還淳挽樸之機。” 明 張瀚 《松窗夢語·兩粵記》:“但海上之寇, 道乾 雖已招撫,而 一本 猶黠驁難擒,向非大将得人,何以率先士卒?”
“黠傲”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á ào,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由“黠”和“傲”組成:
明代文獻中多次出現該詞:
綜合自詞典釋義及曆史文獻用例。
《黠傲》這個詞是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精明狡猾、聰明機智,同時又有一定的傲慢與自信。
《黠傲》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黑”和“人”,其中“黑”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黑色相關的意思,而“人”是右邊的部首。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詞語“黠傲”共包含了23個筆畫。
《黠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古代小說《水浒傳》中,有一位名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被描述為一個精明狡猾、聰明過人的人物,同時也有一定的傲慢和自信。因此,後來人們将這種精明和傲慢的特點用“黠傲”來形容。
至于繁體字的寫法,将“黠”字的“黑”部分換成“黑”字的“黒”部分即可,即“黒傲”。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時候人們将“黠”字寫作“黒”。而“傲”字的寫法與現代一緻。因此,“黠傲”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黒傲”。
1. 他的眼神透露出一絲黠傲,讓人不敢小觑。
2. 她的言談舉止中充滿了黠傲的氣息,給人一種與衆不同的感覺。
組詞:黠詐、黠謀、傲慢、自信、精明。
近義詞:狡猾、聰明、機智。
反義詞:誠實、謙遜、憨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