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真的意思、采真的詳細解釋
采真的解釋
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郭象 注:“遊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則色不僞矣。” 成玄英 疏:“謂是神采真實而無假僞,逍遙任適而隨化遨遊也。”後多指求仙修道。 明 宋濂 《浩然子序引》:“且賜白玉真仙像二十餘軀以鎮山中,龍光赫奕,光動林谷,采真之士,無不歆艷之。” 清 潘陸 《酬李某》詩:“道廣新知衆,詩成老氣橫。遙知采真罷,删定在南榮。”
詞語分解
- 采的解釋 采 ǎ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選取,搜集,開發,利用:采訪(搜集尋訪)。采納(接受意見)。采集。采伐。采購。采掘。采寫。 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同“彩”。 〔采采〕盛多的樣子。 古代指官
- 真的解釋 真 ē 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僞”相對:真誠。真谛。真摯。真心。逼真。認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 确實,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清楚,顯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本性,本原:純真。天真。 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采真”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指向自然與真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本源含義(道家哲學)
“采真”最早出自《莊子·天運》,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莊子通過“采真之遊”描述至人(理想人格)的境界:既不刻意追求仁義道德,也不受外物束縛,而是通過無為與簡樸實現精神自由。成玄英注解為“神采真實而無假僞,逍遙任適而隨化遨遊”,強調内在真實與外在自然的統一。
2.引申含義(道教與文學)
隨着道教發展,“采真”逐漸與求仙修道關聯。例如明代宋濂在《浩然子序引》中用“采真之士”代指修道者,清代潘陸的詩句“遙知采真罷”也暗含超脫塵世之意。
3.現代解讀(語義擴展)
部分現代解釋将“采真”延伸為真誠處世的态度,認為其源于《莊子·逍遙遊》中“物我共通”的思想,主張以真實心靈感知世界。但此說法需注意與古典含義的區分。
4.字義分解
- 采:本義為“摘取”,引申為“選取”“神采”;
- 真:指本質、自然狀态,道家語境中與“僞”相對。
附:經典用例
- 《莊子·天運》:“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 成玄英疏:“神采真實而無假僞,逍遙任適而隨化遨遊。”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原文或道教經典文獻(如、6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采真》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達對真實、真實性的追求和珍視的情感。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采”和“真”,其中“采”是由“采”字旁組成,表示采摘、收集的意思;“真”則代表真實、真理的含義。根據筆畫順序進行拆分,它的筆畫數為16畫。來自于漢字的發展演變,是一種以象形為基礎的字形。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仍然保留了原始的形态,沒有發生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略有不同,但用于表達相同的含義。以下是一個關于《采真》的例句:“我們應該保持心地純真,堅持追求真實的價值觀。”在組詞方面,例如有“采集、采摘、真實、真心、衷心”等。它的近義詞包括“真實、真理、真誠”等,而反義詞則可能是“虛假、僞造”等詞彙。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