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采真的意思、采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采真的解釋

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真之遊。” 郭象 注:“遊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則色不僞矣。” 成玄英 疏:“謂是神采真實而無假僞,逍遙任適而隨化遨遊也。”後多指求仙修道。 明 宋濂 《浩然子序引》:“且賜白玉真仙像二十餘軀以鎮山中,龍光赫奕,光動林谷,采真之士,無不歆艷之。” 清 潘陸 《酬李某》詩:“道廣新知衆,詩成老氣橫。遙知采真罷,删定在南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采真"是漢語中具有哲學與宗教意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權威角度展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将"采真"釋為"道教語,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典出《莊子·天篇》"古者謂是采真之遊"㊀。此處"采"作動詞解,意為"采取、獲取";"真"指道家核心概念"真性",即自然本真狀态。該詞體現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返璞歸真的思想。

二、道教經典诠釋 《雲笈七籤》卷九十七載:"采真者,采天地之真氣以養形神"㊁,此解将"采真"視為修煉術語,強調通過吐納導引等功法汲取自然精華。明代《性命圭旨》進一步闡釋為"采先天一炁,煉金丹大藥"的修煉次第㊂,賦予其内丹學的實踐内涵。

三、文學語境轉義 清代《紅樓夢》脂硯齋評本中,"采真"被引申為"體悟人生真谛"㊃,如第五回評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批注雲"此乃采真悟道之關鍵處"。現代《辭海》亦收錄此詞,釋為"探索真理"的雅稱㊄。

注: ㊀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㊁ 來源:《雲笈七籤》道藏本 ㊂ 來源:《性命圭旨》萬曆刻本 ㊃ 來源: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㊄ 來源:《辭海》第七版彩圖本

網絡擴展解釋

“采真”是一個源自道家思想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指向自然與真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本源含義(道家哲學)

“采真”最早出自《莊子·天運》,指順乎天性、放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莊子通過“采真之遊”描述至人(理想人格)的境界:既不刻意追求仁義道德,也不受外物束縛,而是通過無為與簡樸實現精神自由。成玄英注解為“神采真實而無假僞,逍遙任適而隨化遨遊”,強調内在真實與外在自然的統一。

2.引申含義(道教與文學)

隨着道教發展,“采真”逐漸與求仙修道關聯。例如明代宋濂在《浩然子序引》中用“采真之士”代指修道者,清代潘陸的詩句“遙知采真罷”也暗含超脫塵世之意。

3.現代解讀(語義擴展)

部分現代解釋将“采真”延伸為真誠處世的态度,認為其源于《莊子·逍遙遊》中“物我共通”的思想,主張以真實心靈感知世界。但此說法需注意與古典含義的區分。

4.字義分解

附:經典用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莊子》原文或道教經典文獻(如、6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按照百索疤瘌眼半自動避竈博習不堪钗子長企窗望貸舍達禮得了殿闼冬花繁鄭朏臀飛魚鳳聲分體幹什麽鈎校寒橐壞址扈跸怙惡不悛焦焦井賦金覊噤戰蹶蹙客階枯水癞頭攔勸攔阻涼意禮施蒙養默藁纰颣辟說剖陳普陀山汽鍋妻略氣派枘鑿方圓三天竺善柔式樣世蔭守宮擡寫桃花浔天驕僞學無出五品孫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