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驚心。 漢 桓寬 《鹽鐵論·西域》:“ 宛 舉國以降,効其器物,緻其寶馬, 烏孫 之屬駭膽,請為臣妾。” 唐 李白 《鳴臯歌送岑徵君》:“危柯振石,駭膽慄魄。” 明 劉基 《松風閣記(一)》:“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駭膽而驚心。”
“駭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ài dǎn,其核心含義為“猶驚心”,即形容事物或情境令人感到極度震驚、恐懼,以至于心神受到強烈沖擊。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背景或相關詞彙,可參考以上标注的來源網頁(如為滬江線上詞典)。
《駭膽》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意思是使人極度恐懼或驚吓,引起人們的膽怯和不安。
《駭膽》由兩個部首構成:骨部和心部。其中,骨部的構成字是骨,表示相關的意義是與骨頭、骨骼有關;心部的構成字是心,表示相關的意義是與情感、心理有關。
根據漢字書寫規則,骨部的筆畫數是九畫,心部的筆畫數是四畫,所以整個詞語《駭膽》的總筆畫數是十三畫。
《駭膽》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志第二十九》中。這個短語的意思是指某種恐懼或驚吓感到自己的膽戰心驚。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語經常用于描寫恐怖、驚悚和驚吓的場景。
《駭膽》的繁體寫法是「駭膽」。
在古時候,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和書寫規則,駭膽的古漢字寫法是「駭膽」或「駭淡」,其中「駭」表示恐懼或驚訝,「膽」表示膽量或勇氣。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找到。
1. 他看到那部恐怖電影後,駭膽之餘連覺都睡不好。
2. 在這個鬼屋裡,人們總是會被各種駭膽的景象吓得臉色發白。
3. 她的真實犯罪故事讓人聽後駭膽,無法想象她是如何做出那些可怕的事情的。
組詞:駭人、膽怯、膽戰心驚、膽寒、膽小鬼。
近義詞:驚恐、驚悚、恐怖、驚魂。
反義詞:勇氣、膽量、大膽、慷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