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穆的意思、渾穆的詳細解釋
渾穆的解釋
質樸淳和。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駱文忠公遺愛》:“或謂 駱公 生平不以經濟自命,其接人神氣渾穆,人視之,固粥粥無能,而所至功成,所居民愛,在 楚 在 蜀 ,自有諸賢擁護而效其長,豈其大智若愚耶?” 魯迅 《集外集拾遺·<蛻龛印存>序(代)》:“嘗聞藝術由來,在於緻用,草昧之世,大樸不雕,以給事為足;已而漸見藻飾,然猶神情渾穆,函無盡之意。”
詞語分解
- 渾的解釋 渾 (渾) ú 水不清,污濁:渾水摸魚。渾濁。 罵人糊塗,不明事理:渾人。渾話。渾蛋。渾渾噩噩。 全,滿:渾身。渾然。 天然的,淳樸的:渾古。渾樸。渾厚。 簡直:“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姓。 清
- 穆的解釋 穆 ù 溫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風。 恭敬:嚴肅:肅穆。靜穆。 古同“默”,沉默。 古代宗廟次序,父居右為“昭”,子居左為“穆”。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渾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文獻中略有差異,主要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基本釋義
- 質樸淳和:這是最常見且權威的解釋,強調自然、淳樸的氣質。例如清代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形容駱秉章“接人神氣渾穆”,指其為人質樸而深沉。魯迅在《蛻龛印存》序中也用“大樸不雕”呼應這一含義。
2.古籍中的引申義
- 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渾穆”最初形容言辭或文章的深奧難解,帶有混沌與莊嚴結合的特質。這種用法更偏向文學批評,但現代較少沿用。
3.應用示例
- 在藝術領域,常形容作品風格天然渾穆、含蓄厚重,如書法、篆刻中的古樸之美。
- 在人物品評中,多指性格或神态的深沉内斂、大智若愚,如“粥粥無能”卻功績斐然的駱秉章。
4.詞源解析
- “渾”本義為混沌、混合,“穆”指莊嚴、靜穆,組合後兼具兩種特質,既可指向内容深奧,也可指向氣質的淳樸,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渾穆”的核心含義是質樸中蘊含深沉,既可用于描述藝術風格,也可形容人物或文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及清代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渾穆
渾穆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神态時,表示莊重、端莊、肅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渾穆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土,分别是“氵”和“土”。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渾穆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中,原意為大、廣闊的樣子,用以形容大地的廣袤和肅穆的氛圍。
繁體
渾穆的繁體字為「渾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改革和演變。古時候,渾穆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暫無法确定。
例句
1. 這位長老相貌渾穆,舉止莊重,教誨深沉。
2. 陽光照在青山上,給整個山谷籠罩了一層渾穆的光輝。
組詞
渾穆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渾穆莊重、渾穆肅穆。
近義詞
莊重、肅穆、嚴肅、莊嚴
反義詞
輕松、活潑、輕浮、俏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