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毘贊”。輔佐;襄助。《西京雜記》卷四:“其有德任毗贊、佐理陰陽者,處 欽賢 之館。”《晉書·列女傳·涼武昭王李玄盛後尹氏》:“ 玄盛 之創業也,謨謀經略多所毗贊,故 西州 諺曰:‘ 李尹 王 敦煌 。’” 宋 司馬光 《辭左仆射第一劄子》:“臣之少壯,猶不如人,今年齒衰老,目視近昏……豈可首居相位,毗贊萬機。” 明 宋濂 《給事中安統除兵部尚書诰》:“非有奮厲之才,練達之知,不足以奉揚威武,毘贊機密者矣。”
“毗贊”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í zàn,其核心含義為輔佐、襄助,屬于較為正式的書面用語,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毗(pí)
贊(zàn)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晉書》等古籍。
《毗贊》是一個漢字,由兩個部分組成:毗(pi2)和贊(zan4)。
「毗」的部首是「毛」,它的筆畫數是7;「贊」的部首是「走」,它的筆畫數是12。
《毗贊》是從佛教中衍生出來的一個詞語。它原本指的是對佛陀進行祝福、歌頌和贊美的經典或文獻,以表達對佛陀智慧和慈悲的崇敬之情。
在繁體字中,《毗贊》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毗贊》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由于資料有限,這裡無法給出确切的古代寫法。
1. *********經常誦讀《毗贊》以表達對佛陀的崇敬。
2. 這部《毗贊》經典包含了對佛陀教誨的精華内容。
毗贊經、毗贊文獻、毗贊誦讀、毗贊佛陀
頌贊、歌頌、稱贊
責怪、批評、诟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