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拾的意思、撮拾的詳細解釋
撮拾的解釋
撮取。 清 全祖望 《劉繼莊傳》:“略求得其讀書著書之概,因為撮拾而傳之。”
詞語分解
- 撮的解釋 撮 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取,摘取:撮要。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詞:一撮米。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撮
- 拾的解釋 拾 í 撿,從地上拿起:拾草。拾糞。拾零(撿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題)。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收,斂,整理:收拾。拾掇。 “十”的大寫。 舊稱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護袖。 丢 拾 è
網絡擴展解釋
“撮拾”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uō shí,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
撮取:指用手指或工具小心地收集細小物品。
- 例如:“撮拾散落的米粒”或“撮拾藥材”。
- 字義拆分:“撮”本義為用三指抓取(如《莊子·秋水》中“兩指撮也”);“拾”即撿起,兩者結合強調動作的細緻。
-
引申義:比喻細緻地收集、整理(多用于抽象事物)。
- 如清代全祖望《劉繼莊傳》中“略求得其讀書著書之概,因為撮拾而傳之”,指整理并記錄他人的學術成果。
使用場景
- 書面語境: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獻,描述對瑣碎事物的整理或記錄。
- 日常用語:較少使用,多用于強調動作的謹慎性(如“撮拾細節”)。
相關參考
- 權威來源:漢典、查字典等均以“撮取”為核心釋義。
- 古籍例證:清代文獻中的用法體現了其書面語特點。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組詞,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類似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撮拾(cuō shí)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采集、拾取。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手,右邊的部首是帚。它的總筆畫數是8。《康熙字典》将這個詞解釋為“拾取”。在繁體字中,撮拾的寫法保持不變。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在古時候,人們使用手來拾取東西,帚則被用于掃除清理。将手和帚這兩個部首結合,形成了撮拾這個詞彙。
以下是一些關于撮拾的例句:
1. 他撮拾起地上的垃圾。
2. 她撮拾了一些樹葉作為花束。
3. 我們需要撮拾一些幹淨的材料用于實驗。
撮拾可以作為動詞使用,也可以結合其他詞彙形成組詞。例如:
1. 撮拾行李 - 整理和收拾行李。
2. 撮拾心情 - 整理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其近義詞包括收拾、整理等詞彙,反義詞則可以是亂扔、隨意等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