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二簋之食。《易·坎》:“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 孔穎達 疏:“一樽之酒,二簋之食,故雲樽酒簋二也。”
“簋貳”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冷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來源于《易經》,具體解釋如下:
“簋貳”一詞主要作為古代文獻中的專有表述,用于描述特定場合的簡樸飲食規格,需結合《易經》原文及注疏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正義》等古籍注本。
《簋貳》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其意為“第二個簋”,簋是古代一種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而貳則是數字“二”的寫法。因此,《簋貳》可以理解為指代第二個簋。
《簋貳》的拆分部首為“簡”(簡字的右部)和“貝”(貝字的上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簋貳》這個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官宗伯》一書中。《周禮》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一部重要典籍,記載了周朝的禮制和制度。在該書中,提到了“簋貳”這個詞語。
《簋貳》的繁體字為「簋貳」。在繁體字中,「貳」的字形為「貳」。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簋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簋字的上部為“⺮”(竹字底),下面則是“卄”(古代草寫字形,也稱為“廿”,表示二十)。而貳的字形中,“⺮”被寫成了“竹”,下面則是“兒”。
1. 這隻是餐桌上的第一隻簋,第二隻簋就在旁邊了。
2. 他将食物裝在簋貳裡盛放在桌子上。
組詞:簋貳九、簋貳十、簋貳百。
近義詞:甕貳、巵貳。
反義詞:簋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