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伐的意思、破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伐的解釋

砍伐。《元典章·戶部八·課程》:“每年常有野火燒延靠損草地,及有破伐柴薪之人,以緻失悮用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破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和古代文獻用例進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說文解字》釋為"石碎也",本義指物體破裂,引申為"摧毀""攻克",如《孫子兵法》"破軍降城"。在"破伐"中強調破壞性動作。

  2. 《說文》注"擊也",本義為砍斫(如伐木),後引申為"征讨""聲讨",如《論語》"桓公伐楚"。此處取"武力征讨"義。

二、複合詞"破伐"釋義

核心含義:通過武力摧毀性征讨

三、典源與用例

  1. 《詩經·豳風·破斧》

    "破斧"意象被曆代注疏家解讀為"破伐"的文學化表達,反映戰争殘酷性(中華書局《毛詩正義》卷八)。

  2. 《左傳·宣公十二年》

    "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勞……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 杜預注"此段言楚莊王克鄭後不行破伐之事",反證"破伐"含過度征伐之意。

四、語義演變

漢代後漸被"征伐""讨伐"取代,僅存于仿古文本。現代《漢語大詞典》歸為"古代軍事術語",釋義:"以武力摧毀征讨;特指正義性質的強力讨伐"。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鄭玄《毛詩鄭箋》(《十三經注疏》本)
  5. 孔穎達《毛詩正義》(中華書局)
  6.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
  7.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7冊,頁1023

網絡擴展解釋

“破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釋義
    指砍伐,多用于描述對樹木、柴薪等自然資源的破壞性采伐行為。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元代文獻《元典章·戶部八·課程》,例句為:“每年常有野火燒延靠損草地,及有破伐柴薪之人,以緻失悮用度。”。此處強調過度砍伐對資源管理的影響。

  3. 構詞與用法

    • “破”指破壞、損壞,“伐”即砍伐,組合後側重非合理或過度采伐的語境。
    • 屬于動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
  4. 擴展說明
    從例句可推斷,該詞在古代可能涉及資源管理問題,與生态保護意識存在隱含關聯,但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反義詞,可參考《元典章》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卉寶城蠶啖成活鋤犁湊合丹柱髑兒發廊放參房租飛魚扶搖直上告老在家鈎闌篝衣滾溜姑熟亭邯鄲學步鲎杓官人緘默津費卷雲冠駒齒儁雄老成練達廉悍裡西湖論柄淪斁麻豆腐馬韓盲眡懋業猛省廟算嬷嬷醲賞庖犧氏淺情千秋萬世敲鑼打鼓傾獻曲術肉包子打狗桑根傷科神眇市兒事關重大壽算疏直思斷義絕榹桃貪愛推赤駝毼危絲問塗消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