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兒童的乳齒。《北齊書·楊愔傳》:“ 愔 從父兄黃門侍郎 昱 ,特相器重,曾謂人曰:‘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更十歲後,當求之千裡外。’”
(2).指年少的人。 清 唐孫華 《喜宮恕堂擢第簡庶常》詩:“駒齒先馳三載餘,裁看老驥籋雲初。” 清 吳廷桢 《試兒行為天标令子賦》:“正應坐我老伏櫪,顧後駒齒皆頑駑。”
(3).指幼齡。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口中青者,三十歲;如虹腹下,皆不盡壽,駒齒死矣。”
“駒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兒童的乳齒
指兒童未脫落的乳牙,常用于形容年幼狀态。該義項在古籍中可見,如《北齊書·楊愔傳》記載:“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通過“駒齒未落”比喻孩童的稚嫩。
指年少的人
引申為代指年輕人,例如清代唐孫華的詩句“駒齒先馳三載餘”(),以“駒齒”形容年少者的朝氣。
指幼齡或初期階段
比喻事物處于早期或未成熟時期,如“駒齒之齡”可指幼年或發展初期(、)。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北齊書》等文獻()。
《駒齒》是一個漢字詞,意為“小馬的牙齒”或“小馬齒狀物”。它由兩個部首構成:馬(馬類動物)部和齒(牙齒)部。馬部位于上方,齒部位于下方。根據康熙字典,駒齒的總筆畫數為10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駒齒的形狀是一個小馬齒像的圖形,用來描述類似這樣的形狀。而在繁體字中,駒齒的字形保留了其原始的形狀。
以下是一些使用駒齒的例句:
1. 小兒齒猶未落,已長出一顆駒齒。
2. 這個玩具上有一個駒齒狀的裝飾。
駒齒可以用來組詞,例如:
1. 駒齒領子——指像駒齒形狀的領子。
2. 駒齒裝飾——指具有駒齒形狀的裝飾品。
駒齒的近義詞包括:
1. 馬齒——指馬的牙齒。
2. 馬牙——也指馬的牙齒。
駒齒的反義詞包括:
1. 馬齒狀——指像馬齒形狀的物體。
2. 駒齒形——也指像馬齒形狀的物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