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髑兒的意思、髑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髑兒的解釋

頭顱;骨頭。 宋 蘇舜欽 等《地動聯句》:“居人眩眸子,行客勞髑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髑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頭顱或骨頭,尤其特指死人的頭骨(髑髅)。該詞由“髑”(左右結構,部首為“骨”)與“兒”(獨體結構)組成,讀音為dú ér。

  2. 語境與用例
    在宋代蘇舜欽等人的《地動聯句》中,曾用“行客勞髑兒”描述地震後行人面對散落骸骨的情景,體現其指代“骨頭”的文學化表達。

  3. 現代關聯
    現代漢語中,“髑”多用于“髑髅”一詞,意為骷髅或危險标志(如☠️)。而“髑兒”已不常用,逐漸被“頭骨”“骷髅”等詞替代。

  4.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生僻詞彙,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文學作品中。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現代常用詞混淆。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結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髑兒》一詞的意思 《髑兒》(dú ér)一詞在漢語中是指“頭骨,枕骨”。它是一個名詞,常用于描述死人的頭骨或遺骸。下面将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髑兒》的拆分部首是“骨”(gǔ)和“頁”(yè)。它的總共有13畫。 來源和繁體字 《髑兒》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初出現在文言文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漢字寫法、例句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髑的字形與現代相同。而兒字則是用“兒”來表示。 例句: 1. 異域文化中,有些地方保存着古時的髑兒作為曆史遺留物。 2. 這座古墓裡,發現了許多保存完好的髑兒,引起了考古學界的極大興趣。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髑髅(dú lóu)、髑髆(dú bó)、髑骨(dú gǔ) 近義詞:頭骨、顱骨 反義詞:肉體、活人 希望這些簡短的解釋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髑兒》這個詞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