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賞。 宋 嶽飛 《辭宣撫副使劄》:“顧土宇恢復之迹,未見尺寸,而厚恩醲賞,涯分已踰。”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西内骨灰獄》:“ 宋 鋭於立事,數以語督同列曰:‘速成之,醲賞可立得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實錄難據》:“其時總裁 費文憲 等,苦無措手,至假借承奉長史等所撰實録為張本。後書成,俱被醲賞。”
“醲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文獻研究,屬于生僻詞範疇。
如需進一步了解“賞”字的其他含義(如五行屬性、取名寓意等),可參考相關字源解析。
醲賞(Dōng shǎng)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語,其中“醲”是兩部分構成,左邊是“酉”部,右邊是“冬”部;而“賞”包含“貝”部在上面和“木”部在下面。
“醲賞”的意思是指飲酒賞賜,特别是指向尊貴的客人賜酒款待,并表達對客人的尊敬和好意。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酒宴禮儀。在古代社會,酒宴常常被用來表示對客人的招待和尊敬。而“醲賞”就是為了表達這種尊貴客人的特殊款待。
在繁體字中,醲賞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沒有發生變形或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醲賞的表示形式略有不同。當時的“醲”字形狀更像一個酒杯,并在上面加上了“酉”部和“冬”部的部首。而“賞”字在古代中的寫法也稍有變化,不過整體結構基本一緻。
以下是一些關于“醲賞”的例句:
1. 他被邀請參加了一個宴會,作為主人,他給每個客人都斟滿了醲賞。
2. 這家酒店以醲賞和精美的菜肴而聞名,吸引了許多消費者。
組詞:醲禮、醲宴、賞賜、酉醲等。
近義詞:賜酒、款待、款敬。
反義詞:醲怠、醲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