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塗的意思、問塗的詳細解釋
問塗的解釋
見“ 問途 ”。
詞語分解
- 問的解釋 問 (問) è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究:審問。問案。唯你是問。 管,幹預:概不過
- 塗的解釋 塗 (塗) ú 使顔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塗飾。塗漆。塗抹。 亂寫:塗鴉。 用筆抹上或抹去:塗改。塗竄。塗乙。 泥濘:塗炭。 河流或海流夾雜的泥沙在地勢較平的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附近沉積而成的淺海灘:海塗
專業解析
“問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詢問道路,後引申為請教、探求方向或方法。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詢問道路
- 字面釋義:“問”指詢問,“塗”通“途”,指道路。合起來即向人打聽、詢問該走哪條路。
- 古籍例證:
- 《莊子·徐無鬼》:“至于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行至襄城郊野,七位聖人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可以問路的人。)
- 《宋書·謝靈運傳》:“問塗翟子,路有盈縮。”(向翟子問路,得知路程有長短變化。)
二、引申義:探求方向、方法或道理
- 抽象引申:從具體的“問路”引申為在學問、人生或事業上尋求指引、請教方法、探索途徑。
- 古籍例證:
- 唐代王勃《還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問塗者每停輪于叔度,博物者亦假道于元方。”(求教的人常向叔度(黃憲)請教,博學的人也會向元方(陳紀)借道問學。)
- 清代學者常用此詞表示求學問道,如“問塗于經史典籍”。
三、現代使用與辨析
- 使用頻率:現代漢語中“問塗”已非常罕見,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多見于引用古籍或學術性較強的書面語。
- 同義辨析:其引申義與“問道”“求教”“請益”相近,但“問塗”更側重尋求路徑或方法的過程。
- 字形注意:“塗”是“途”的通假字,古籍中常混用,現代規範寫作“問途”亦可,但“問塗”為原典常見寫法。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問塗”條目釋義及《莊子》《宋書》例證。
- 《辭源》(商務印書館):對“問塗”本義及引申義的考釋。
- 《莊子·徐無鬼》(中華書局點校本):原始文獻出處。
- 王勃《還冀州别洛下知己序》(《全唐文》卷一八一):引申義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問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èn tú,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1.基本含義
- 詢問路徑:指向他人打聽道路或方向,屬于字面意義。例如在出行時向路人詢問路線。
- 探索門徑:引申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常用于比喻學習、研究等領域中探索未知領域。
2.詞源與異體
- 該詞是“問途”的異體寫法,兩者含義相同。“塗”在此通“途”(道路),因此“問塗”與“問途”可互換使用。
3.其他可能的解釋
- 部分資料(如)提到“質問過錯”的含義,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是對“塗”字(污點)的誤讀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申,需謹慎使用。
4.使用場景
- 日常交流:用于實際問路場景。
- 文學或學術:比喻探索知識、方法時的謙遜态度,如“學問之道,貴在問塗”。
5.補充說明
- “塗”字本身有“道路”和“污點”兩種含義,但在“問塗”中應取“途”的通假義,避免混淆。
“問塗”的核心意義是通過詢問或探索以明确方向或方法,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礙足礙手輩羣卞嚴表筆禀告彩蒨長戈沉不住氣穿鑿附會大棺登賢書點校東方三大芳旨鋒刃奉邑高速豢擾誨正呼音江津焦腐集録京沚金華将軍扣寂窺玉老話賣野人頭茂選迺者鈕扣平說被朱紫錢可通神青巾青羊宮遒然驅魚箬下蛇跌鼈生搬硬套生詞盛鬋矢口狡賴收堂客束發冠樞禁數棋熟尋俟候土茯苓晩出文輝無颣毋翼而飛梧子孝弟力田謝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