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琴。 唐 張祜 《烏夜啼》詩:“忽忽南飛返,危絲共怨悽。”
“危絲”一詞存在兩種主要釋義,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成語用法(常見釋義)
表示事物處于極度危險狀态,細微差錯即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指代古琴(文學用法)
多見于古代詩文,以“危絲”代指琴弦或琴聲,突出其高亢、清越的特點。
注意:日常語境下通常采用第一種釋義;若涉及古籍或文學作品,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琴。建議通過權威詞典或具體文獻進一步确認語境含義。
危絲,漢語詞彙,指的是非常脆弱或易斷的線或絲線。這個詞可用來形容某物的質量不好或容易被破壞。
危絲的拆分部首為絲(絲的部首是糸)。它由丨、一、乙、丿共4個筆畫組成。
危絲是漢語詞彙,來源于古代漢字。繁體字為危絲。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危絲的寫法略有不同。絲字的繁體形式是絲,而危字的古代寫法是危陂。因此,古代漢字中危絲的寫法為危陂絲。
1. 這種線質量太差,一拉就斷了,真是危絲。
2. 我說的那個計劃很脆弱,一丁點的問題就可能使其崩潰,真是危絲。
1. 危絲萬狀:形容處境非常危險或困難。
2. 危之一簧:比喻整體狀況的穩定與否,依賴于某一特定環節。
易斷、脆弱、薄弱、不牢固
堅固、牢固、結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