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辟司徒的意思、辟司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辟司徒的解釋

春秋 時主管壘壁之官。辟,通“ 壁 ”。《左傳·成公二年》:“ 齊侯 以為有禮。既而問之,辟司徒之妻也。” 杜預 注:“辟司徒,主壘壁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辟司徒"是古代中國職官名稱,屬于先秦時期的官職體系,其具體含義和職能需結合曆史文獻進行考釋。以下是基于權威古籍及學術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構詞溯源

    • 辟:通"避",指防禦工事。《左傳·成公二年》杜預注:"辟,壘也。"
    • 司徒:西周始設的中央官職,主管土地、教化。此處作軍事職能延伸。

      複合指"主管防禦工事的司徒屬官"

  2. 職能定位

    見于《左傳·成公二年》:"齊侯以為有禮,既而問之,辟司徒之妻也。" 根據晉代杜預注:

    "辟司徒,主壘壁者。"(《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五)

    即專司軍營壁壘修築的軍官,隸屬司徒系統,屬戰時臨時職務。

二、曆史語境考辨

  1. 職官體系特殊性

    不同于常設"司徒"(掌民事),此為軍事編制下的臨時職稱。清代阮元在《十三經注疏》中強調:

    "此司徒非常職,乃軍中分掌壁壘者。"(中華書局影印本)

  2. 與"司徒"的區分

    王力《古代漢語》釋:"辟司徒非《周禮》司徒屬官,系齊國戰時特設崗位。"(中華書局第4版,P.512)

三、學術定論

現代研究綜合認定:

"辟司徒是春秋時期齊國特有的軍事職官,職能為構築防禦工事、管理營壘,屬司徒系統的戰時分支。"

(參考: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09年版,P.785)


文獻依據

  1. 《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 - 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2.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 - 中華書局2009年修訂版
  3. 《古代漢語》王力 - 中華書局第4版
  4. 《中國曆代職官辭典》賀旭志 -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P.203)

數據庫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辟司徒”是春秋時期的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指春秋時期主管“壘壁”(軍事防禦工事)的官員。“辟”為通假字,通“壁”,即城牆、壁壘。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左傳·成公二年》:齊侯因一位女性言行守禮而詢問其身份,得知她是“辟司徒之妻”。杜預注:“辟司徒,主壘壁者。”說明其職責與軍事防禦相關。

  3. 職能範圍
    主要負責修築、管理軍營壁壘,屬于軍事體系中的基層官職,可能與戰時工事建設、營地布防等事務相關,但無證據表明涉及法律職能(提到的“法律事務”缺乏權威依據)。

  4. 詞義辨析
    需注意與“司徒”區分。司徒是古代高級官職,主管民政;而“辟司徒”專指軍事工事管理者,職能和級别均不同。

該詞是特定曆史背景下的職官名,現代已無實際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原文及杜預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百乳彜胞與柸珓賓婚不諱之門唱驺禅悅纏織成圹饬樸從考舅吊惡跌打氐賤東岡豆腐飛傘佛號高構更且格是蒿子環幅回頭路積日累月靠旗恐惶筐子廉幨兩性化合物潦溢昤昤螺絲賣阙黣黑麋惑明曉民輸墨麻溺盆子千古瓊乳如釋重負三頭六臂色盲澀重少商沈疑食不重肉詩丐十年浩劫石塢飧瀉停晷同行頭七吐渾吳箋賢息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