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苦的親屬。 宋 呂陶 《謝兩府啟》:“廩祿所霑,僅周貧屬。”
“貧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窮苦的親屬。以下是詳細解釋:
“貧屬”強調親屬關系中的貧困狀态,常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家族制度或相關詞彙,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貧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貧窮的家族或貧窮的親屬。
《貧屬》由貝部和戶部組成,總計13個筆畫。
《貧屬》的來源可以追溯至《說文解字》,在古代漢字中貧指貧窮,屬指屬于。結合起來就是貧窮的親屬或貧窮的家族。
《貧屬》的繁體寫法為「貧屬」。
在古代,貧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表示貧窮的意思,而寫成「貧」。
1. 他出生在一個貧屬之家,一生都過着艱苦的生活。
2. 這個家族代代相傳,都是貧屬之家。
1. 貧困:形容生活貧窮,缺乏基本物質條件。
2. 貧瘠:形容土地貧瘠,不適宜農業生産。
3. 親屬:指血緣或婚姻關系中的親近的家庭成員。
1. 貧苦:意為貧窮,處于貧困狀态。
2. 窮親戚:指貧困的親屬。
3. 貧寒:與貧窮同義,表示生活貧困。
1. 富貴:與貧窮相對,表示富有和榮華。
2. 富足:表示生活富裕,充滿了物質和精神的滿足。
3. 財大氣粗:形容富有且威風凜凜的樣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