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 代稱宦官為“品官”。 唐 韓愈 《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今日品官 唐國珍 到臣宅,奉宣進止。”《舊唐書·方伎傳·一行》:“明年,﹝上﹞幸溫湯,過其塔前……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
(2).泛指古代有品級的官員。古代官有九品。 宋 蘇轼 《上神宗皇帝書》:“品官形勢之家,與齊民并事。”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大紅是朝廷品官服色,卻穿此去釣魚,甚失大體。”
“品官”是古代官制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因朝代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解釋:
在唐代,“品官”特指宦官群體。例如:
從九品官制确立後,“品官”成為所有分品級官員的統稱:
需注意唐代的特殊用法與其他朝代的差異。該詞在文獻中常通過上下文區分具體指向,如涉及宮廷事務多指宦官,而賦稅政策中則指官僚階層。
品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品”和“官”兩個字組成。
“品”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9個筆畫;“官”字的部首是宀,總共有8個筆畫。
“品官”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既有實際的官職含義,又有象征的意義。在古代中國,官職非常重要,官員的品級有高低之分。而“官”這個字在古代還有尊稱的意義,表示高級的官職。
“品官”的繁體寫法為「品官」。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品官”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一直努力工作,終于得到了提升品官的機會。
2. 這位品官在處理政務上有很高的能力和經驗。
品級、品格、品行等
官職、官銜、官位
庶民、無官、平民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