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掠奪。《明史·柳升傳》:“敵再入 涼州 , 溥 ( 柳升 子)閉壁不出,敵飽掠去。” 清 周岐 《官兵行》:“但得飽掠速颺去,猶能老弱共餔糜。”
“飽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充分掠奪”,多用于描述軍事或暴力行為中的大規模劫掠。以下是詳細解析:
“飽掠”指通過暴力手段對財物、資源等進行徹底、充分的掠奪,常與戰争、侵略等場景相關。例如《明史·柳升傳》記載敵軍“飽掠去”,即指敵人在涼州大肆掠奪後撤離。
該詞帶有負面色彩,常見于曆史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使用較少。需注意其與普通“掠奪”的區别:“飽掠”更突出掠奪的“充分性”和“暴力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明史》或清代詩詞《官兵行》。
飽掠(bǎo lüè)在漢語中是一個複合詞,由“飽”和“掠”兩個字組成。以下将分别介紹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食 + 包
筆畫:8畫
意思:指飽食,吃飽的狀态
拆分部首:扌 + 略
筆畫:11畫
意思:指搶奪、劫掠
飽掠二字的來源:飽掠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五十一·藝術志上》之中,描述了古代宴會上的吃喝盛宴之景。由于宴會上的食物非常豐富,人們會狼吞虎咽地吃食物,像是在進行一場飽食之掠,所以形成了“飽掠”這個詞的使用。
繁體字:飽掠
古時候漢字寫法:飽-飠包,掠-扌略
例句:
1. 宴會上的食物非常豐盛,衆人各自飽掠一番。
2. 敵軍經過村莊,掠奪了村民的財物。
相關的組詞:
1. 飽食:吃飽的狀态。
2.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非常快而且貪婪。
3. 掠奪:進行強行搶奪或劫持。
近義詞:搶劫、劫奪
反義詞:充足、養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