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叔寶的意思、陳叔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叔寶的解釋

即“陳後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叔寶(553—604),南朝陳末代君主,史稱“陳後主”,字元秀,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該詞條在漢語詞典中通常包含以下釋義:

  1. 讀音與基本釋義

    陳叔寶的姓名讀音為“Chén Shūbǎo”,其中“陳”為姓氏,“叔寶”為表字,字義取自儒家經典,寓意尊崇禮法。在曆史語境中,“陳叔寶”常作為“荒政亡國”的典型代表,《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南朝陳末代君主,以奢靡誤國著稱”。

  2. 曆史背景與在位事迹

    陳叔寶于582年即位,在位期間沉迷詩文酒色,疏于朝政,導緻陳朝國力衰微。589年隋軍攻破建康(今南京),陳叔寶被俘,陳朝滅亡。其事迹見于《陳書·後主本紀》,記載其“寵信佞臣,修築臨春閣,終日與嫔妃文臣宴飲賦詩”。

  3. 文學貢獻與代表作品

    陳叔寶是南朝宮體詩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描繪宮廷生活,如《玉樹後庭花》被後世稱為“亡國之音”。《中國文學史》評其詩風“辭藻绮麗而内容空洞”,反映了南朝末期的浮華文風。

  4. 相關成語與曆史評價

    “玉樹後庭花”因其典故成為諷喻統治者沉溺享樂的代名詞,唐代杜牧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即源于此。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批評其“君臣酣歌,自夕達旦”,最終“社稷為墟”。

網絡擴展解釋

“陳叔寶”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語境理解:


一、曆史人物身份

陳叔寶(553—604年),即陳後主,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末代皇帝(582—589年在位),字元秀,谥號“炀”。


二、文化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陳叔寶”象征“年長者的智慧”,但此說法存疑。更常見的文化意義是:


補充說明

需注意:中“唐朝宰相陳叔寶”的描述與其他權威來源矛盾,可能為誤記。曆史記載中,陳叔寶僅為南朝陳末代君主,與唐朝無關。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性資料(如、6、10)。

别人正在浏覽...

白腳逩迸冰光鼻塌脣青比要顫抖搜傳飯辭祿逮問丹跸黨代表當熊到處碰壁的本放盤更初鬼妻櫃田恨相知晩焦毀轎馬焦乾角鷹積冰九井九宗七祖淃漣絶産钜海口茄目瞠曠葉老師父獵徒臨水樓台露馬腳麥耞買笑錢鬧飲盤水加劍傾目球路任意山妪生患聲貌生盆深秘石蒲失物手柄碩生碎身糜軀擡帖坦誠貪庸天行證候嵬嵬赫赫文友渥眄遐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