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電報局的意思、電報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電報局的解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電報局是近代通信史上重要的機構,指專門辦理電報收發業務的場所。根據《漢語大詞典》的定義,電報局是“通過有線或無線設備,接收、發送和傳遞電報的機構”。其核心職能包括利用電信號編碼技術,将文字信息轉換為電碼進行遠距離傳輸,再通過解碼還原成原始内容。

從曆史維度看,《辭海》補充說明,電報局最早起源于19世紀中葉西方國家的電信網絡建設,中國于1871年在上海設立首個電報局,标志着現代通信技術的引入。其運作需依賴莫爾斯電碼系統、電報線路及收發設備,工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掌握編碼規則。

電報局的業務範圍涵蓋民用通信、政務急報、新聞傳送等領域。據《中國近代郵電史》記載,晚清至民國時期,電報局在軍事調度、商貿往來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辛亥革命期間革命黨人通過加密電報協調行動。隨着電話與互聯網的普及,傳統電報局于21世紀初逐步退出曆史舞台,但其技術原理仍為現代數字通信奠定基礎。當前僅少數國家保留電報業務,多用于特定法律文書或紀念性服務。

網絡擴展解釋

電報局是曆史上專門辦理電報收發業務的機構,其定義和發展可結合以下信息綜合說明:

一、基本定義

電報局指負責電報傳輸與接收的專門機構,主要職能包括架設電報線路、維護通信設備、傳遞加密或明文電報等。在中文語境中,“電局”是電報局的舊稱,常見于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文獻。

二、曆史發展

  1. 國際背景
    電報技術于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成熟,1844年美國人莫爾斯發出首條長途電報,标志着電報進入實用階段。

  2. 中國引入與發展

    • 初期階段:中國最早的電報局于1871年在上海租界設立,主要用于外商和殖民機構通信。
    • 官督商辦時期:晚清推行“官督商辦”模式,如1887年膠州電報局的設立,通過沙河至膠州的線路實現軍報快速傳遞。這一階段持續約20年,推動了全國電報網絡擴展。
    • 國有化進程:20世紀初逐步收歸國有,成為近代郵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職能與意義

電報局不僅承擔民用通信,還在軍事、外交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例如《清史稿》記載,電局與鐵路、郵傳共同構成晚清基礎設施改革的三大支柱。其設立标志着中國通信技術從傳統驿遞向近代化轉型。

四、延伸說明

“電局”一詞在部分地方志中也被用于指代供電機構(如電力局),但此用法與“電報局”無直接關聯,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電報技術原理或具體曆史事件,可參考權威曆史檔案或專業通信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不一遇蔽聰塞明壁書伯牛唱籌廛廓船骥傳統邏輯畜圈黜陟村聲潑嗓打脫冒玷塵伐性刀府室扶證凫子梗迹蓬飄龜焦還轍皓玉荒棄恢悅嘉淑機捩京塵金棺錦裡金籝均一亢音高唱冷話涼飕飕練悉李子偻啰漫山旻穹麋田凝心鞶章捧持傾排肉親潤滑三下兩下勝迹盛舉瘦客鼠盜狗竊束閣泰山府君台資推崇備至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違謬甕醅閑館纖瘦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