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器物上的銘文。 唐 盧照鄰 《雙槿樹賦》:“ 羲和 掌日,太史觀星,銅渾玉策,寳笥金銘。” 唐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玉振先推美,金銘舊所防。”
“金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金屬器物上的銘文()
指古代刻在青銅器、金屬器皿等器物上的文字,内容多為紀功、記事或警世之言。唐代盧照鄰在《雙槿樹賦》中曾用“銅渾玉策,寳笥金銘”描述這類銘文,杜審言的詩句“玉振先推美,金銘舊所防”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常被用作人名,寓意包含:
若需了解具體人物的演藝作品(如演員金銘),建議通過影視資料庫進一步查詢。
金銘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拆分為“金”和“銘”兩個字。它的部首分别是“钅”和“心”,總筆畫數為11。
金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是指鑄在銅鍍金器物上的銘文,用以紀念和贊美。後來,金銘逐漸引申為文字或言辭的重要性和價值。
在繁體字中,金銘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仍然使用“金”和“銘”兩個字,隻是書寫形式稍有變化。
在古代,金銘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金字可以寫成“釒”或“釖”,而“銘”的寫法可以是“銘”或“名”。這些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可能會有所差異。
1. 這塊玉佩上刻有金銘,寓意着吉祥和富貴。
2. 戰士們心懷金銘,勇往直前,為國家榮譽而戰。
組詞:金字旗、金牌、銘刻、銘記。
近義詞:銘文、金字。
反義詞:無金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