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壤的意思、平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壤的解釋

[Pyǒng,yang]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首都。市區人口200萬(1984)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平壤”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釋義與來源均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官方文獻:


一、字面釋義與地名淵源

平壤(Píngrǎng)作為專有名詞,最早指代“平坦的土地”。

二、朝鮮半島曆史地名

漢代文獻已記載朝鮮半島存在“平壤”地域名稱:

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

現代“平壤”特指朝鮮首都,其命名延續曆史地理特征:


延伸知識:地名中的“壤”

“壤”在古漢語中常與土地質量關聯: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确保可訪問性):

  1.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http://www.hydcd.com
  2. 《史記》數據庫:http://www.guoxue.com/shiji
  3. 中國外交部朝鮮概況: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yz_676205/1206_676716/1206x0_676718/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平壤”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平壤”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語為“평양”,意為“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其名稱源于地理特征,因地處大同江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而得名。

二、地理與城市特征

  1. 地理位置:位于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将城市分為東、西兩部分,周圍環繞瑞氣山、蒼光山等山脈,南部為平原。
  2. 城市風貌:以綠化率高著稱,被稱為“花園城市”,擁有牡丹峰、萬景台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3. 人口與面積:根據不同時期數據,1984年市區人口約200萬,2023年統計顯示面積約199平方公裡,人口約130萬。

三、曆史與文化

四、交通與地位

作為朝鮮交通樞紐,京義鐵路貫穿其中,水路交通便利,是連接南北的重要節點。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地理或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獻标懸筆誅墨伐比蹤不衷涔勺谄子愁懑瘡家怱促粗才村巷蛋白質誕載诋呵頂帶觝突洞連多物飛災橫禍富庶公券國豔杭州憨生紅朽嘩呶黃鶴嘉誨教招矯制畿伯積步金創雞争鵝鬥粱肉臨危制變緑綟绶闾糜瑁湖抹淚揉眼耐久盼頭僻謬凄淚黥彭權豎上國申斷升儲神閒氣定市魁收解鼠竄狼奔稅務員,稅務官說話答禮兒跳白果貼雞魏花銷聲斂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