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rich and populous] 物産豐富,人口衆多
《論語·子路》:“ 冉有 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後因以“富庶”指物資豐富,人口衆多。亦單指物産豐富。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見寄》詩:“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元 胡助 《懷來道中》詩:“荒落久寧靜,富庶或成市。” 楊朔 《赤道雪》:“想不到 坦噶尼喀 竟這樣富庶,産金剛石、金子、銀子,以及犀牛角、象牙等珍貴物品。”
“富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或國家物産豐富、人口衆多的繁榮景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總結來看,“富庶”兼具經濟與人口的雙重屬性,是中華文化中衡量繁榮的重要概念,既見于古籍,也適用于現代語境。
富庶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思是富裕、繁榮的狀态。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某個人或某個社會經濟狀況良好、資源豐富、生活富足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富:宀(寶蓋)+ 廣(府字旁),總共12畫
庶:廣(府字旁)+ 彐(帶形旁),總共11畫
來源:
富字從寶蓋宀和廣(府字旁)組成,寓意富有和寶貴;庶字從廣(府字旁)和彐(帶形旁)組成,表示庶民衆多。将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意味着富裕和庶民衆多的共同特點。
繁體字:富貴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富:寸(手)+ 火,表示“手裡有財産”
庶:彡(羽毛)+ 府,表示“普遍的、衆多的”
例句:
1. 這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庶。
2. 他家裡代代相傳富庶的家業。
3. 老師教育我們要努力學習,為了将來創造更富庶的生活。
組詞:
1. 富翁
2. 富裕
3. 富有
4. 富饒
近義詞:
1. 繁榮
2. 興旺
3. 富足
反義詞:
1. 貧窮
2. 貧瘠
3. 匮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