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彈跳的意思、彈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彈跳的解釋

[spring;bounce] 人體或物體向上彈起

詳細解釋

(1).彈起,跳動。 李文翔 《新排長》:“請你告訴我,立正時膝蓋為什麼要彈跳?”

(2).利用肌體或器械的彈力向上跳起的動作。《文彙報》1982.9.25:“她彈跳輕捷有力,能攻善守,且擅長快攻、攔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彈跳”是一個多領域使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是物體因彈性作用而發生的跳躍或反彈現象。具體解釋如下:

  1. 物理原理
    指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如撞擊地面)後,由于材料彈性發生形變,儲存勢能,隨後快速恢複原狀并釋放能量,産生向上或向外的跳躍運動。例如皮球落地後彈起。

  2. 運動表現
    在體育領域特指人體通過肌肉爆發力實現的跳躍能力,如籃球運動員的垂直彈跳高度可達80-100厘米,直接影響扣籃等動作表現。訓練中常通過深蹲、跳箱等練習提升彈跳力。

  3. 生物特性
    某些動物的特殊運動方式,如袋鼠依靠強健後肢肌腱的彈性勢能實現高效彈跳,單次跳躍距離可達9米;青蛙後腿肌肉結構使其彈跳高度達體長10倍以上。

  4. 工程應用
    機械設計中利用彈簧、橡膠等彈性材料制作減震裝置,例如汽車懸挂系統通過控制彈簧的彈跳系數實現減震,公式可表示為: $$ F = -kx $$ 其中k為彈性系數,x為形變量。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作動詞(描述跳躍過程)或名詞(指代跳躍能力)。如需更專業的領域解釋(如材料彈性模量計算),建議補充具體應用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彈跳的意思

《彈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物體受到外力作用後迅速反彈或跳起來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彈跳》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弓”和“足”。

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弓(3畫) + 足(7畫)。

來源和繁體

《彈跳》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它的繁體字為「彈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彈跳》曾以「彈躍」或「彈突」來表示,但現今我們使用較為常見的寫法「彈跳」。

例句

1. 小球從地上彈跳起來,直接飛向了天空。

2. 跳傘運動員展示了高超的彈跳技巧。

組詞

1. 彈射:由“彈”和“射”組成,指物體因受到一定力量作用而快速射出。

2. 彈性:由“彈”和“性”組成,指物體恢複原狀的能力。

3. 彈琴:由“彈”和“琴”組成,指用手指彈奏樂器琴。

近義詞

1. 跳躍:表示物體通過腿力迅速離地,與“彈跳”意思相似。

2. 彈起:表示物體受外力作用而産生反彈現象。

反義詞

遲緩:表示動作的反應時間慢,與“彈跳”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