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遲開花。 三國 魏 锺會 《菊花賦》:“早植晚登,君子德也。” 唐 楊炯 《庭菊賦》:“當此時也,弱其志,強其骨,獨歲寒而晚登,雨還風去,天長地久,純黃象於後土。”
“晚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植物開花較晚,常用于形容菊花等花卉的遲開特性。該詞出自三國時期鐘會的《菊花賦》:“早植晚登,君子德也”,以菊花晚開比喻君子德行需長期修養方能顯現。
文學引用與象征意義
唐代楊炯在《庭菊賦》中進一步引申其意:“獨歲寒而晚登”,将“晚登”與堅韌品格結合,強調曆經風霜後綻放的珍貴。此用法常被文人借物喻人,表達厚積薄發或大器晚成之意。
字詞解析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文學創作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包括“晚成”“遲放”,反義詞則為“早秀”“先發”等。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原始文獻,可參考《菊花賦》《庭菊賦》等古籍,或訪問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如、)。
《晚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晚”和“登”。下面将詳細解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晚登》表示在晚上或傍晚上山、上樓、上船等。
“晚”字由部首“日”和“免”組成,共有12個筆畫。而“登”字由部首“癶”和“豆”組成,共有12個筆畫。
《晚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人王之渙的《登鹳雀樓》詩中的一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意味着人們應不斷努力,超越自我,登上更高的階梯。
《晚登》的繁體寫法為「晚登」。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其中,“晚”字的古代寫法為「晚」,而“登”字的古代寫法為「登」。
1. 我喜歡晚上登山,清涼的風和美麗的夜景令人陶醉。
2. 傍晚時分,我決定再登一次這座山,迎接日落的美景。
晚期、登高、登山、登樓、登船、登陸
登高、登山、登樓
早登、折登、退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