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懼的意思、懲懼的詳細解釋
懲懼的解釋
恐懼。《文選·班固<西都賦>》:“既懲懼於登望,降周流以徬徨。” 李善 注引《廣雅》:“懲,恐也。” 唐 韓愈 《舉韓泰自代狀》:“自領 漳州 ,悉心為治,官吏懲懼,不敢為非。”
詞語分解
- 懲的解釋 懲 (懲) ě 戒止:懲前毖後。 處罰,警戒:嚴懲。懲罰。懲辦。懲戒。懲治。懲一警百。 苦于:“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獎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懼的解釋 懼 (懼) ù 害怕:恐懼。懼怕。懼憚。懼怯。懼色。臨危不懼。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懲懼是漢語中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圍繞着“懲戒”與“畏懼”展開,主要用于表達通過懲戒使人産生畏懼心理,從而達到警戒或震懾的目的。具體釋義如下:
-
懲戒使之畏懼:
- 這是“懲懼”最核心的含義。“懲”指懲罰、懲戒,“懼”指害怕、畏懼。合起來意指通過實施懲罰或展示懲戒的後果,使人内心産生恐懼,從而不敢再犯錯誤或做出不當行為。它強調懲戒的威懾作用和教育目的。例如:“立法嚴明,以懲懼不法。”(制定嚴格的法律,用以懲戒震懾不法之徒)。
-
警戒、戒懼:
- 由“懲戒使之畏懼”引申而來,指因受到懲戒或認識到懲戒的可能性而産生的警惕、戒懼心理狀态。在這種狀态下,人會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保持謹慎。例如:“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使人懲懼。”(前面的車翻了,後面的車要引以為戒,使人産生警戒之心)。
“懲懼”一詞融合了行為(懲戒)與心理反應(畏懼),其核心在于利用懲戒的威懾力來達到使人畏懼、從而規範行為或保持警惕的目的。它既指施加懲戒以産生畏懼的過程或手段,也指因懲戒或潛在懲戒而産生的畏懼、警戒的心理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
“懲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恐懼(主要見于古籍)
在《文選·班固<西都賦>》中,“懲懼”被解釋為恐懼,如“既懲懼於登望”。李善注解《廣雅》時提到“懲,恐也”,說明“懲”本身有恐懼之意,與“懼”組合後強化了恐懼的含義。
-
通過懲罰使人警戒(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補充了“通過懲罰和警戒使人害怕并引起警惕”的用法,強調通過威懾手段達到約束行為的目的。
二、字義拆解
- 懲:
原意為處罰(如“懲惡揚善”),但古漢語中也可表恐懼(如《廣雅》釋義)。
- 懼:
直接表示害怕、畏懼(如“毫無所懼”)。
三、使用場景
- 古籍中的直接描述
多用于形容因外界壓力或心理震懾産生的恐懼,如唐代韓愈描述官吏因嚴明治理而“懲懼”。
- 現代教育或管理領域
指通過適度懲罰手段使人産生畏懼心理,從而規範行為,但需注意避免過度使用。
四、注意事項
- 避免混淆古今義:古籍中“懲懼”側重恐懼本身,現代可能更強調“懲罰導緻恐懼”的過程。
- 應用中的平衡:若用于教育或管理,需結合正向引導,防止對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西都賦》或韓愈《舉韓泰自代狀》。
别人正在浏覽...
謗語寶曜扒掱便音冰晶冰壯碧眼胡兒波峰薄海逋滞擦邊,擦邊兒剗除船纜春冰虎尾椿庭戴日戴鬥得便掂對鳳梨鳳尾草高山冠龜言滾枕和睦虎步簡點交拱堲讒寬情冷句立方米靈曲馬丁爐毛蚴明敞炮煎痞徒嵌窦容光煥發鳝脯商業銀行順氣丸死不悔改私鬻痠疼踏歌圖唐古拉山通深頭垢退畊佗發為頭五更調險辟險特小費曉氣嚣擾謝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