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免親的意思、袒免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免親的解釋

指五服以外的遠親,如高祖的親兄弟、曾祖的堂兄弟、祖父的再從兄弟、父親的三從兄弟、自己的四從兄弟及三從侄、再從侄孫等。《唐律·戶婚下·為袒免妻嫁娶》:“諸嘗為袒免親之妻而嫁娶者,各杖一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袒免親"是中國古代喪服制度中的特殊親屬關系概念,指超出傳統"五服"範圍但仍需履行一定喪儀義務的親屬。該制度源于周代《儀禮》記載的"五服"體系,後經漢代《禮記》系統化定型。根據清代《欽定禮記義疏》解釋,"袒免"指喪禮中脫去左袖、露出左臂,并以布條束發的簡易服喪形式,象征對遠親的哀悼。

在具體適用範圍上,《唐律疏議》規定袒免親包含高祖親兄弟、曾祖堂兄弟等四代以外的旁系親屬,這類親屬遇喪時僅需服喪一月,且不穿戴正式喪服。明代《大明會典》進一步明确其禮儀特征:吊唁時需解開發髻,用一寸寬的白布纏額,儀式結束後立即除去。

該制度體現了儒家"親親之道"的倫理延伸,錢玄在《三禮通論》中指出,袒免親制度是宗法社會維持家族凝聚力的特殊設計,通過象征性禮儀強化血緣認同。現代民俗學研究顯示,部分地區的簡化版袒免禮儀仍存在于民間遠親喪事中。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袒免親是中國古代宗法制度中五服以外的遠親,其定義和特點如下:

1. 基本定義
袒免親指與自身血緣關系超出五服範圍的親屬,例如:

2. 喪服制度中的表現
在喪禮中,“袒”指袒露左臂,“免”指去冠并以布條束發。明清時期簡化為穿素服、用尺布纏頭,以示哀悼。

3. 法律效力
唐代《戶婚律》規定,若與袒免親之妻有嫁娶行為,将受杖刑處罰,說明其親屬關系雖遠仍受禮法約束。

4. 曆史演變
《禮記·大傳》提到“五世袒免,六世親屬竭”,即同五世祖為袒免親,六世後則無服親,血緣關系逐漸淡化。

總結
袒免親體現了古代宗法制度對親屬層級的嚴格劃分,既包含血緣紐帶,也涉及禮法規範。需注意,不同朝代對具體範圍的界定可能略有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白蠟明經飽學别有心腸不約兒赤財實朝笏鉏墾達哈大律丹鳳阙段位遁迹銷聲敦确放刁放盤封建制度風律福無雙至宮隅官職好吹牛鹖戴澗房教研組紀傳開説看翫空敞诳時惑衆犪駕曆齒骊嶺淪忽買紅馬裘馬趙末生弄聳奴使盆池青蓮目惹事生非如夢初醒腮腺炎盛況空前時景十六羅漢瘦俏屬思誦肄太陽日停積痛定思同盟軍佗發香菇銷患小吏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