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vernment post;official position] 在政府中所任的職位
(1).官吏的職責。《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二曰官職,以辨邦治。” 孫诒讓 正義:“官職,謂六官之職者。職者主領之言,即叙官注雲:各有所職,而百事舉也。凡三百六十職,通謂之官職。”《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其官職,保族宜家。”《後漢書·章帝紀》:“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選舉乖實,俗吏傷人,官職秏亂,刑罰不中,可不憂與?”
(2).官吏的職位。《管子·制分》:“道術知能,不為愛官職。” 尹知章 注:“有道術知能,則以官職加之。” 唐 白居易 《贈楊秘書巨源》詩:“不用更教詩過好,折君官職是聲名。” 清 李漁 《奈何天·變形》:“恭喜老爺,你為輸餉助邊的事,封了極大的官職。” 管桦 《将軍河》第一部第三一章:“在老米面商的眼睛裡,區長這官職不亞于城裡人眼中的内閣大臣。”
(3).職官之長;官長。《呂氏春秋·圜道》:“令出於主口,官職受而行之。” 高誘 注:“官職,職官之長。”《敦煌變文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如世間官職也,章服雖同,得業各異,仏與輪王亦然也。”
官職指古代至現代國家行政體系中由統治者授予的正式職位及其對應的權力與職責,其内涵包含職級、權責、俸祿等制度性要素。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官職是“官員的職位”,核心特征為通過法定程式賦予個體管理公共事務的資格。
從曆史演變觀察,官職制度可追溯至西周時期的“世卿世祿”體系。《周禮·天官》記載“設官分職,以為民極”,确立了以六卿為核心的職官架構。漢代實行察舉制後,官職授予開始與個人才能關聯,《漢書·百官公卿表》詳載九卿職掌,形成“秩比二千石”等俸祿等級标準。
官職體系包含三大要素:
現代漢語語境中,官職概念已擴展至公務員職級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六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職級序列,實行“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這種制度演變既保留了傳統官職的權責對應關系,又注入了現代行政管理的科學化特征。
參考文獻來源
“官職”指在政府或官僚體系中擔任的職位,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官職指官吏的職位或職責,是政府機構中權力與責任的象征。如古代宰相是最高官職,現代則有行政體系中的省部級、縣處級等職級劃分。
古代官職體系
現代職級分類
在古籍中,“官職”可指官吏職責(如《左傳》中“守其官職”),或代指官長(如《呂氏春秋》中“官職受而行之”)。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完整信息。
抱頭鼠竄悖言亂辭骉骉水草诏晨事沖繁疲難崇聖寺創作沖動除頭得不彫轸東部斷筆販弄非非想紛紛不一風馳封筒腐壞撫時感事改轅易轍幹裂歸聘漢閣喝拳假兩蹇谔疆索急并各邦街禁金隄诘屈聱牙拘介居胥戀舊列支敦士登令公香駡鬼書糜散謀言耐朵南雲排城庖突怕死棋布錯峙妻兒老小清沖擅管身敗名隳申禮世短時态霜蟹順星頽乏退驚無倪下次孩兒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