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唐室的意思、唐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唐室的解釋

[Tang Dynasty] 唐王室,唐王朝

唐室固以微矣。—— 宋· 蘇轼《教戰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唐室"是漢語中具有明确曆史指向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結構 "唐"指代中國曆史上李淵建立的唐朝(618-907),"室"本義為宮室,引申指帝王家族。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字面義為"李唐王朝的統治家族",《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李唐王室;唐朝政權"(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3冊)。

二、曆史沿革 該詞始見于唐代官方文獻,《舊唐書·太宗本紀》載:"唐室肇基,實賴神武",特指建立政權的李氏皇族。五代後逐漸演變為對唐朝政權體系的整體指稱,如《資治通鑒·唐紀》中"唐室中興"即指代整個國家政治體系(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

三、文獻例證 在文學作品中常承載正統性内涵,杜甫《哀王孫》詩雲:"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為王孫立斯須。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竊聞天子已傳位,聖德北服南單于。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無時無。"其中"唐室"雖未直書,但全篇滲透着對王朝正統的維護意識(來源:中華書局《全唐詩》卷216)。

四、文化影響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仍用于曆史叙述,錢穆《國史大綱》第七章論及:"安史之亂後,唐室雖得暫存,然中央政權日削,藩鎮勢力日張",此處指代唐朝中央政府(來源:商務印書館《國史大綱》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唐室”是一個曆史術語,指唐朝的皇室或整個唐朝政權,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釋義
    “唐”指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曆史上強盛的朝代之一;“室”指王室或政權,合稱即“唐王朝的統治體系”。

  2. 文獻引用
    北宋蘇轼在《教戰守》中提到“唐室固以微矣”,指唐朝後期國力衰弱的現象。


二、曆史背景

  1. 唐室起源
    唐高祖李淵于618年建立唐朝,其家族屬關隴世族,先祖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受封唐國公,奠定唐室基業。

  2. 興衰脈絡

    • 初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高宗時期疆域擴展至最大。
    • 中晚唐:安史之亂(755年)後由盛轉衰,最終因藩鎮割據和民變(如黃巢起義)滅亡。

三、延伸用法


若需更深入的唐朝曆史分析,可參考權威史書或學術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彩畫償金沖發此外倒斃彫菰東床嬌客斷壁頹垣獨繭縷砘車放古封鵝負志貫鹄弘朗皇繇花腮花朝節曶霍煎沸将才講儀嬌憨劫塵積累津渠進退無措九刑蜫蚑連塍糧秣厲虐林離流觞曲水流水席甯盈皮闆毛敲火期集費清漣青藜燈清暑秋陽秋雨取亂侮亡散誕掃境少是末繩木試才書會水橋拖步王土彎碕陷冰丸宵餘遐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