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誕的意思、散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誕的解釋

(1) [free and unfettered]∶悠閑自在;舒心

到園子裡散誕

(2) [wild in speech and behaviour]∶放誕不羁

詳細解釋

放誕不羁;逍遙自在。 南朝 梁 陶弘景 《題所居壁》詩:“ 夷甫 任散誕, 平叔 坐談空。” 唐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詩:“散誕由來自不羈,低頭授職爾何為?” 元 張養浩 《寨兒令·春》曲:“愛 龐公 不入城閫,喜 陳摶 高卧煙雲, 陸龜蒙 長散誕, 陶元亮 自耕耘。” 清 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過侯敷文村居留贈》詞:“芒鞋野服,散誕優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誕”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其解釋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悠閑自在;舒心
    指生活或心境上的逍遙無拘束。例如:

    • “到園子裡散誕”()
    • 宋代吳潛《八聲甘州》詞:“我亦歸來岩壑,正不妨散誕,笑口頻開。”()
  2. 放誕不羁
    形容言行不受世俗約束,自由灑脫。例如:

    • 唐代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詩:“散誕由來自不羈,低頭授職爾何為?”()
    • 元代張養浩《寨兒令·春》曲:“陸龜蒙長散誕,陶元亮自耕耘。”()

二、綜合解析

如需進一步溯源或查看完整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誕

散誕是一個常用的形容詞,用來形容言行舉止輕佻、漫不經心、放蕩不羁等負面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散誕的部首是讠(言字旁),共有9畫。

來源

散誕一詞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字。其中,“散”指分散、散開,意味着不受約束,而“誕”表示放蕩、放任。合在一起,形容人的行為不拘束、放縱。

繁體

散誕的繁體寫法為「散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散誕的寫法是「散憚」。其中,“憚”表示輕松、散漫。

例句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散誕不拘,沒有一點責任感。

組詞

散漫、散亂、散失等是與散誕相近或相似含義的詞彙。

近義詞

放縱、荒唐、放蕩等可以作為散誕的近義詞。

反義詞

嚴謹、拘謹、嚴肅是散誕的反義詞,表示言行舉止嚴肅、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