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負志的意思、負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負志的解釋

(1).失意;不得志。語本《史記·蘇秦列傳》:“﹝ 蘇代 ﹞曰:‘臣, 東周 之鄙人也。竊聞大王義甚高,鄙人不敏,釋鉏耨而幹大王。至於 邯鄲 ,所見者絀於所聞於 東周 ,臣竊負其志。’” 宋 陳傅良 《祭鄭龍圖母夫人》:“至於 龍圖 稍稍宦達,位逮九卿,夫人固為之歡,而亦不以 景元 之負志流落不逢為恥。”

(2).懷有的志向。 清 歸莊 《詠史》之三:“ 終軍 未弱冠,負志何其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負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失意不得志
    指因現實與理想不符而産生失落感,常用于描述懷才不遇的狀态。該釋義源自《史記·蘇秦列傳》中蘇代的感慨:“臣竊負其志”,表達了他對未能實現抱負的遺憾。宋代陳傅良的《祭鄭龍圖母夫人》中也有類似用法,強調仕途坎坷的無奈。

  2. 懷有的志向
    指個人内心秉持的理想或追求。例如清代歸莊在《詠史》中寫道:“終軍未弱冠,負志何其雄!”,此處的“負志”即表示少年胸懷大志。


二、用法與辨析


三、常見誤解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失去鬥志”,可能與“負”的常見義(如“辜負”)混淆,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原文或古典文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負志》這個詞是指不懷有積極向上的志向和信念。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貝(bèi)和心(xīn),共有10個筆畫。《負志》這個詞的來源原本就是簡體漢字,沒有繁體形式。在古時候,負志這個詞的寫法與現在相同,沒有出現過不同的寫法。例句:他負志消極,沒有進取的動力。與負志有關的組詞包括:負氣、負面、負面情緒等。與負志近義的詞有:消極、怠惰、懶散等。而與負志相反的詞有:有志、進取、積極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