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儀的意思、講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儀的解釋

(1).講經說法的儀物。 唐 道宣 《續高僧傳·義6*解五·慧弼》:“鸞幾麈尾,經書義疏,預是講儀,一切付囑。”

(2).謂講修禮儀。 宋 胡宿 《北京賜卻回北使禦筵口宣》:“卿等誕節講儀,使華成命,言脂車轄,載涉川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講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講儀"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禮儀制度進行考證。根據《周禮》及曆代注疏記載,該詞可拆解為兩部分理解:

一、本源釋義 "講"字原指商議、研習,《說文解字》釋為"和解也",後引申為講解、講習。在禮制語境中特指對儀典的研讨論證,《禮記·禮運》載"講學以耨之"即此意。"儀"則指規範化的禮節程式,《爾雅·釋诂》注"儀,度也",強調其作為行為準則的特性。

二、制度應用 唐代杜佑《通典·禮典》記載:"凡大祭祀,必先講儀",指重要祭祀前需由太常寺官員預演儀式流程。宋代《政和五禮新儀》更明确規定"講儀官"職責為"校雠禮文,訂正儀注",可見該詞在禮制體系中特指儀式規程的研讨與審定環節。

三、語義流變 清代孫诒讓《周禮正義》指出:"講儀本作講議,謂集衆儒共議禮文。"說明該詞存在從動态讨論(議)向靜态規範(儀)的語義轉化過程,最終定型為儀式籌備的專業術語。

主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校釋本
  2. 杜佑《通典》商務印書館點校本
  3. 孫诒讓《周禮正義》楚學社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講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講經說法的儀物

指佛教或道教中用于講經、說法時所需的器具或儀式用品。例如唐代道宣《續高僧傳》提到“鸞幾麈尾,經書義疏,預是講儀”,表明經書、麈尾(類似拂塵的器物)等物品屬于講經儀式的必備之物。

2.講修禮儀

指對禮儀規範的學習、研讨或實踐。宋代胡宿在文獻中記載“誕節講儀”,即通過特定儀式(如節日慶典)來強調禮儀的修習。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儀”的詳細内涵,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落邦壤暴忍誖悍輩子碧眼長亭懲責撐拄侈志醇素催促地寒動植妒婦奪官惡境頭府院之争規免簋飧好利鶴操河清酒回轸渾渾沉沉夾纾嘉旨競賽旌旟蠲煩巨麗儁傑抗刭來事量給靈轸卯簿沒大沒小蒙襍廟堂碑泥金扇跑生意配侑篇典偏嘴擒綁清冽秋闱三單沈捺為虺弗摧蚊廚侮亡閑諜想慕詳詳細細潇散下妾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