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敲火的意思、敲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敲火的解釋

敲擊火石以取火。 唐 韓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元 倪瓒 《絕句》:“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門扉隱隱有白6*粉大書字,敲火視之,則‘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二語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敲火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敲火"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意蘊的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用火鐮擊打燧石取火的特定動作。《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以鐵器擊石取火"的動作過程,特指火鐮與燧石碰撞産生火花的物理現象。這一行為主要依托由火鐮、火石、火絨組成的傳統取火工具組,其中火鐮為精鋼鍛造的弧形鐵片,燧石選用石英含量高的特殊石塊,火絨則多用艾草等易燃植物纖維。

從技術沿革角度看,《天工開物》記載此法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的"陽燧取火"技藝演變,直至明清時期仍是民間主要取火方式。《本草綱目》火部特别标注敲火産生的"石中火"具有藥用價值,古代醫家認為這種火氣純淨適宜煎藥。現代民俗學研究顯示,該詞彙在方言中保留着引申用法,如晉北地區諺語"敲火要趁風"比喻把握時機的重要性。

《辭海》在"古代生活器具"條目強調,敲火動作需符合特定角度與力度:持火鐮以45度角快速擦擊燧石凸起部,利用摩擦生熱原理引燃火絨。這種技藝要求使用者掌握"三快訣竅"——揚手快、擊打快、收勢快,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網絡擴展解釋

“敲火”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

指通過敲擊火石(如燧石)産生火花以取火的行為。這是古代常見的取火方式,常見于詩詞或古籍描述中。例如:

二、比喻含義

引申為通過特定手段或方法推動事情發展,強調主動創造條件以實現目标。例如成語用法中,可形容“用策略激發行動力”。

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出處或古籍用例,可參考《石鼓歌》《閱微草堂筆記》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擺拉班龍包青天巴西冰潔玉清岑崿促席大合唱大集體大偏等事東扯西唠東牀客放青苗翻衾倒枕豐功茂德楓膠負甲負養杆塔行同狗彘禾莠假死節哀順變鯨鏗捐忘覽取冷竈冷子廉隅麗句清詞羅曼司沒起倒民伍南華真經磐磐蟠繞烹爕辟忌期寄冗長三胡三思掃定少住沈麝神胎駛動樹彩嵩巒貪主縧絲條鞭法通管外因磈硊小屦霄路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