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除暑熱;避暑。《文選·張衡<西京賦>》:“其遠則 九嵕 甘泉 ,涸陰沍寒,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 薛綜 注:“帝或避暑於 甘泉宮 ,故雲清暑。” 唐 盧綸 《天長久詞》:“天子方清暑,宮娃起夜妝。”《續資治通鑒·宋太祖開寶八年》:“ 遼 主如 頻蹕澱 清暑。”如:夏天吃西瓜可以清暑。
(2). 晉 宮殿名。《晉書·孝武帝紀》:“﹝ 太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 清暑殿 。”《太平禦覽》卷一七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晉中興書》:“ 烈宗 起 清暑殿 。” 唐 李白 《懷古》詩:“别殿悲 清暑 ,芳園罷 樂遊 。” 王琦 注引《景定建康志》:“ 清暑殿 在 台城 内, 晉孝武帝 建。殿前重樓複道通 華林園 ,爽塏奇麗,天下無比,雖暑月常有清風,故以為名。”
“清暑”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消除暑熱;避暑
指通過特定方式緩解或驅散夏季的炎熱。例如:
晉代宮殿名
特指晉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建造的“清暑殿”,見于《晉書·孝武帝紀》。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避暑建築或相關詩詞例證,可參考《西京賦》《晉書》等文獻原文。
清暑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清(清音部首)和暑(日字旁)。它是漢字的一個雙音詞,代表着清涼消暑的意思。
清暑共有七個筆畫:清字四畫,暑字三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夏季的炎熱天氣中,人們會感到燥熱難耐,因此常用這個詞來形容消除悶熱、使人感到涼爽的感覺。
在繁體字中,清暑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不同于現代的簡體字。清字的古代寫法類似于“㧛”,而暑字的古代寫法類似于“罪+日”。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逐漸演變,最終形成了現代的清暑。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外面的天氣太熱了,我們去找一家清暑的茶館坐坐吧。
2. 遊泳是夏季最好的清暑方式。
組詞:清涼、清澈、暑熱、暑期
近義詞:清爽、涼爽、消暑
反義詞:炎熱、悶熱、暑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