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退無措的意思、進退無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退無措的解釋

謂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元史·忠義傳二·李黼》:“會西南風急,賊舟數千,果揚帆順流鼓譟而至,舟遇樁不得動,進退無措。”《水浒傳》第六十回:“當晚二更時分,天色微明,十五個頭領,都在寨中納悶,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嗟咨歎惜,進退無措。”亦作“ 進退失措 ”。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五:“昔之照壁後,訾相人物,指摘儀度,見其或被上官詆訶,進退失措者,莫不羣笑,聲聞於外。” 清 青城子 《志異續編·陸炳吉》:“ 陸 方心動欲還,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進退失措間,遙望前林,有燈火明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進退無措”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在面對困境時,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都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處于慌亂或無法決斷的狀态。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1. 字面解析

    • “進退”:指行動的兩個方向(前進或後退)。
    • “無措”:沒有應對的措施或辦法,引申為慌亂、不知所措。
      合起來即“無論選擇進或退都無計可施”。
  2. 語境與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在複雜局面下的窘迫狀态,例如:

    • 事業困境:公司面臨市場突變,管理層進退無措。
    • 生活難題:突遇家庭變故,他一時進退無措。
    • 文學描寫:古文中常以此形容戰場或政治中的兩難抉擇。
  3. 近義與對比

    • 近義詞:進退維谷、進退兩難、騎虎難下。
    • 差異點:相較“進退維谷”(強調困境本身),“進退無措”更突出因無對策而産生的慌亂感。
  4. 使用建議
    該成語適用于書面或正式口語表達,日常交流中可用“不知怎麼辦”“左右為難”等更口語化的表述替代。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進退無措》的意思

《進退無措》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在面對困境或危險時,不知道該采取什麼行動,感到手足無措。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進退無措》的拆分部首是辶(辵)和心,部首辶(辵)表示與行走有關的意思,而部首心表示與内心、情感有關的意思。它的五筆畫分别是辶(辵)、辶、二、一。

來源

《進退無措》這個成語來源于《荀子·勸學》:“進退無措,其獲告饋。”意思是要勇于進取,不要退縮,否則就會感到迷茫無措。

繁體

繁體字為「進退無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作「進退無措」,部分古代文獻中也有寫作「逡巡無措」的表達。

例句

他在面對困境時完全進退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做。

組詞

進退維谷、進退兩難、進退維谷、進退失據、進退維艱、進退兩難

近義詞

舉棋不定、左右為難、進退曲折、進退兩難

反義詞

沉着冷靜、泰然自若、鎮定自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