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湯沐的意思、湯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湯沐的解釋

(1).沐浴。《公羊傳·隱公八年》:“ 邴 者何? 鄭 湯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諸侯皆從, 泰山 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禮也,當沐浴絜齊以緻其敬,故謂之湯沐邑也。”《史記·蘇秦列傳》:“君誠能聽臣, 燕 必緻旃裘狗馬之地, 齊 必緻魚鹽之海, 楚 必緻橘柚之園, 韓 、 魏 、 中山 皆可使緻湯沐之奉。” 宋 陸遊 《自笑》詩自注:“臘月五日湯沐、按摩幾半日,是早左車第二牙脫去。”

(2).特指為死者沐浴所用熱水等物。《淮南子·說林訓》:“湯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廈成而燕雀相賀,憂樂别也。”《梁書·任昉傳》:“雖情謬先覺,而迹淪驕餌,湯沐具而非弔,大廈構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一》:“吾鄉喪禮,自成服後,黎明具湯沐,主人以下皆哭。”

(3).泛指其它燙洗用的熱水。 嚴複 《救亡決論》:“ 中國 一大豕也,羣虱總總,處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湯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4).指湯沐邑。《後漢書·班彪傳》:“又舊制,太子食湯沐十縣。” 唐 張說 《鄎國長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湯沐建封。” 明 唐順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軸, 漢 家 豐沛 還湯沐。”參見“ 湯沐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湯沐”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沐浴

指用熱水洗浴,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公羊傳·隱公八年》提到“湯沐之邑”,指天子巡守時供諸侯沐浴的封地。宋代陸遊《自笑》詩中“臘月五日湯沐”也指日常沐浴行為。

2.特指為死者沐浴

在喪禮中,“湯沐”指為逝者清潔身體所用的熱水及相關儀式。如《淮南子·說林訓》提到“湯沐具而蟣蝨相弔”,清代梁章鉅的記載中也描述了喪禮中“具湯沐”的流程。

3.泛指燙洗用的熱水

延伸指其他需要熱水處理的場景,如清洗物品。《淮南子》用“湯沐具”與“大廈成”對比,比喻不同境遇下的憂樂差異。

4.湯沐邑

古代君主賜予諸侯或貴族的封地,供其沐浴齋戒之用。如《史記·蘇秦列傳》提到諸侯向周天子進獻“湯沐之奉”。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公羊傳》《史記》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湯沐的意思

湯沐(tāng mù)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人名,意為泡在熱水或溫泉中洗浴。

拆分部首和筆畫

湯沐是由3個部首組成的,具體拆分為:“氵”、“火”、“土”,總共有12筆。

來源

湯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湯”指的是沸騰的熱水,“沐”指的是洗浴。湯沐用來形容人名,意為經常泡在熱水中洗浴的人。

繁體

在繁體字中,湯沐的寫法為「湯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湯沐的寫法略有不同。其中,“湯”通常用作姓氏,寫作「湯」,而“沐”寫作「浴」。

例句

他是一個喜歡湯沐的人,每周都會去溫泉浴場放松身心。

組詞

喝湯、溫泉、溫泉浴場

近義詞

洗浴、浸泡、淋浴

反義詞

晾幹、擦幹、脫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