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汤沐的意思、汤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汤沐的解释

(1).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 邴 者何? 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诸侯皆从, 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 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 齐 必致鱼盐之海, 楚 必致橘柚之园, 韩 、 魏 、 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 宋 陆游 《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2).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3).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4).指汤沐邑。《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 明 唐顺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轴, 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 汤沐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汤沐(tāng mù)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本义指用热水沐浴,后引申为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斋戒沐浴的礼仪制度,以及特指供沐浴所用的封地“汤沐邑”。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义拆分

    • 汤:古指热水(《说文解字》:“汤,热水也”)。
    • 沐:洗头发(《说文解字》:“沐,濯发也”)。

      合称“汤沐”即用热水洁发沐浴,泛指洗浴。

      例证:

      《礼记·玉藻》:“君子五日而沐。” 郑玄注:“沐,谓汤沐也。”

  2. 礼仪制度中的含义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前需斋戒沐浴以示恭敬,称为“汤沐之礼”。

    例证: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襄王赐齐桓公胙,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还至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至。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晋侯乃还。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奚齐、卓子,逆夷吾于梁。秦穆公以兵送夷吾,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秦饥,请粟于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惠公卒以不和秦。秦穆公怒,伐晋。战于韩原,虏晋君以归。秦穆公曰:‘扫除先君庙,寡人将汤沐而朝。’”


二、引申义:汤沐邑

  1. 制度来源

    周代起,天子赐予诸侯、后妃的封地,其赋税供沐浴开销,象征身份尊贵。

    例证:

    《汉书·高帝纪》:“且汤沐邑,所以奉宗庙也。”

  2. 功能演变

    汉代成为皇后、公主的私属封地,经济特权显著。

    例证:

    《史记·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三、文学与历史中的用例


四、现代使用场景

仅见于历史文献、姓氏考据(如“汤沐”复姓)及古汉语研究,日常用语中已消亡。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汤沐”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沐浴

指用热水洗浴,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公羊传·隐公八年》提到“汤沐之邑”,指天子巡守时供诸侯沐浴的封地。宋代陆游《自笑》诗中“腊月五日汤沐”也指日常沐浴行为。

2.特指为死者沐浴

在丧礼中,“汤沐”指为逝者清洁身体所用的热水及相关仪式。如《淮南子·说林训》提到“汤沐具而蟣蝨相弔”,清代梁章鉅的记载中也描述了丧礼中“具汤沐”的流程。

3.泛指烫洗用的热水

延伸指其他需要热水处理的场景,如清洗物品。《淮南子》用“汤沐具”与“大厦成”对比,比喻不同境遇下的忧乐差异。

4.汤沐邑

古代君主赐予诸侯或贵族的封地,供其沐浴斋戒之用。如《史记·苏秦列传》提到诸侯向周天子进献“汤沐之奉”。


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公羊传》《史记》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况暗物质白幍剥丧鞸琫侧坐缠索沉吟章句臭名昭着存追断屠鄂都反唇饭桌个侬各人垢氛沟沟坎坎官府寒中和弹合方氏宏雅红岩画纯驩浃回锋精魅记清棘子空床练波历齿李有才板话旅梦毛发之功南方黏菌念虑遣释麒麟种起明器小易盈沙咤社稷臣沈翔矢志不摇鼠啮蠹蚀私府送手帕堂客贪耄停息投注邷儿微乎其微相缭限绝笑靥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