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焚香用具。《宋史·儀衛志二》:“雞冠二人,紫衣,分執金灌器、唾壺,女冠二人,紫衣,執香爐、香盤,分左右以次奉引。” 明 無名氏 《精忠記·班師》:“向者将軍來時,我等頂香盤,運糧草,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2).女子發髻的美稱。 明 謝谠 《四喜記·堅持白操》:“宮妝舊樣難再覩,香盤翠綰都虛,一任蓬鬆如亂蕪。”
“香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古代用于盛放香料或焚香的器皿,通常為木制或金屬制的方形台盤。其用途包括:
比喻女子盤繞精緻的發髻,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
總結來看,“香盤”需結合上下文理解,通常指向焚香器具或文學化的發髻比喻。
《香盤》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用來燃燒香煙、香料等的盤子。通常用于宗教儀式、祭祀祖先或者提供香味等場合。
《香盤》這個詞的部首是“艸”和“皿”,它的部首拆分後是“艹 ”和 “皿 ”。根據部首分類,“艸”表示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而“皿”表示和容器相關的事物。根據筆畫數,它的筆畫數是14畫。
《香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古代,人們用盛水和燃香的容器稱作“盂”,因此在字形上包含了“皿”的意思。後來,為了表示與香相關的容器,人們将“盂”換成了“皿”,形成了現在的《香盤》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香盤被寫作“香盤”,與簡體字稍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香盤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可能使用的是不同的字形。現代以“盤”字作為标準寫法,古代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如“皤”或者其他變體。
1. 他從櫥櫃裡拿出一個香盤,準備為祖先燃香祭拜。
2. 她在香盤上點燃了一根香,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1. 供香盤:用于祭祀或宗教儀式中供奉香燭的盤子。
2. 香盤灰:指燃香後留下的灰燼。
1. 香爐:與香盤類似,用來燃燒香煙、香料等的容器。
2. 燭台:也是用來支撐燃香燭的器具。
沒有嚴格的反義詞,但可以與“空盤”概念相對比,指的是沒有放置香煙或香料的盤子。
【别人正在浏覽】